车辙长多长者临,相过肯笑席门深。
寒暄固有三分话,臭味还倾一寸心。
客至自应闲不厌,年来寖觉老难禁。
应酬既了无馀事,面壁何妨学少林。
这首诗是苏轼的《次韵十诗见客》。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车辙长多长者临,相过肯笑席门深。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与客人相见的情景。”车辙长”指的是道路漫长,而“长者临”则是形容客人的到来。这里使用了夸张的手法来表达诗人对于客人的尊重和欢迎。”相过肯笑席门深”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客人相聚时的情景,他们相互问候,笑容满面,即使坐在深巷中也感到温暖。
寒暄固有三分话,臭味还倾一寸心。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客人的深厚友情。”寒暄”指的是寒暄问候,”三分话”表示简短的交流,而”臭味还倾一寸心”则表达了深深的情感和真诚的态度。这里的“一寸心”是指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他愿意与客人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
客至自应闲不厌,年来寖觉老难禁。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客人到来时的愉悦心情和对自己逐渐变老的无奈接受。”客至”是指客人的到来,”自应闲不厌”表示诗人对于与客人相聚的愉悦和满足。”年来寖觉老难禁”则是诗人对自己年老体衰的感受,他开始意识到岁月无情地流逝,而自己却无法阻止。
应酬既了无馀事,面壁何妨学少林。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豁达态度和对于修行的向往。”应酬”指的是日常琐事,”无馀事”意味着已经处理完所有的事情。”面壁”是指佛教中的修行方式,即静坐修炼。”学少林”则表示诗人想要学习禅宗的修行方法,以此来净化心灵,达到内心的平静。
赏析:这首诗是苏轼在面对朋友来访时所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朋友相聚时的欢欣,以及对年华易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句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既有对朋友的感激之情,也有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