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地暖见东嘉,带叶江梅殿岁华。
不似青春三月暮,南枝梅子北枝花。
【赏析】
此诗作于绍兴六年(1136)春末夏初。子沨,即王元之,时年仅十二,是苏轼幼弟王闰之之子。
“从来地暖见东嘉”,东嘉,地名。东嘉地暖宜人,故有地暖之说。这句说东嘉地暖,梅花盛开,可见诗人对东嘉地暖的熟悉。
“带叶江梅殿岁华”,“殿”字用得好。殿,是古代帝王宫殿前面所建的高台,用以陈列宝物、礼乐等物。这里指江梅树。殿,是名词,用作动词。“殿岁华”,即把梅花比作宫殿,以突出梅花的美丽和高贵。
“不似青春三月暮”,春天暮春三月,是百花竞艳的时候,而梅花却独自开放,这在诗人看来,与青春的三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南枝梅子北枝花”,这是写梅的开花季节。南方梅树的花在冬末春初开放,北方的梅树则在仲春或晚春时开放。所以,诗人说:“南枝梅子北枝花”。
这首诗写得很巧妙,将东嘉地暖与江梅的盛放联系起来,将梅与其他花相比较,并指出梅子的成熟季节在仲春或晚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