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道癸巳冬,此邦我经行。
郁攸气未殄,千家真赤城。
来访临海令,瓦砾纷纵横。
翘然三尺高,问是戒石铭。
徘徊重太息,更闻愁叹声。
试询来者谁,共言令姓彭。
我时语傍人,此邑其将兴。
迨予来赘倅,客馆方暂停。
夜闻箫鼓沸,听事先落成。
起望轮奂美,壮观耸连甍。
百堵日以作,斧斤喜丁丁。
层楼庋敕书,两庑环中庭。
久乃游其间,宏大使我惊。
位置既深稳,斫削仍攻精。
田里不知役,纤粟无输征。
安得屋朗朗,突兀有宁馨。
退食不苟处,扁榜皆佳名。
中虚物自照,政平由心平。
稚柏已可悦,况有贤弟兄。
小亭真吏隐,县拥高山青。
琴堂虽增旧,此意宜细评。
智调天下理,夸言笑后生。
大弦可以急,小弦恐弗胜。
举意属俄顷,立欲如所营。
手足民无措,吏奸益相乘。
不如疏节目,示以信与诚。
彭子复临海县斋
乾道癸巳冬,此邦我经行。
郁攸气未殄,千家真赤城。
来访临海令,瓦砾纷纵横。
翘然三尺高,问是戒石铭。
徘徊重太息,更闻愁叹声。
试询来者谁,共言令姓彭。
我时语傍人,此邑其将兴。
迨予来赘倅,客馆方暂停。
夜闻箫鼓沸,听事先落成。
起望轮奂美,壮观耸连甍。
百堵日以作,斧斤喜丁丁。
层楼庋敕书,两庑环中庭。
久乃游其间,宏大使我惊。
位置既深稳,斫削仍攻精。
田里不知役,纤粟无输征。
安得屋朗朗,突兀有宁馨。
退食不苟处,扁榜皆佳名。
中虚物自照,政平由心平。
稚柏已可悦,况有贤弟兄。
小亭真吏隐,县拥高山青。
琴堂虽增旧,此意宜细评。
智调天下理,夸言笑后生。
大弦可以急,小弦恐弗胜。
举意属俄顷,立欲如所营。
手足民无措,吏奸益相乘。
不如疏节目,示以信与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记游诗,作者在游览临海县的途中,对当地的官员和人民的生活进行了观察和描绘。全诗共八章,每章四句,前两句叙述自己的游览经历,后两句抒发感慨和赞美之情。
诗人提到了自己在乾道癸巳年冬天来到临海县的经过。这里的“干道癸巳”是指南宋孝宗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而“此邦我经行”则是诗人对自己此次访问的总结。接着,诗人详细描述了他在临海县的所见所闻,包括瓦砾纷乱、墙壁高耸、楼阁林立等景象。这些细节描绘出临海县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风貌。
诗人转而表达他的感慨和赞美之情。他认为临海县的官员和人民生活得很好,没有受到战争和社会动荡的影响。他还认为临海县的未来将会更加繁荣昌盛。在这里,诗人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临海县比作一个“赤城”,象征着它的繁荣和美好。
诗人继续描绘临海县的建筑和文化风貌。他指出了临海县的建筑风格独特,墙壁高耸,楼阁林立,给人一种宏伟的感觉。此外,他还提到了临海县的文化艺术特色,如琴堂、琴声等。这些细节都展现了临海县的文化魅力和艺术成就。
诗人总结了他对临海县的整体印象。他认为临海县是一个宜居的地方,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临海县人民的感激之情。他认为他们的勤劳和智慧使得临海县成为了一个繁荣昌盛的地方。此外,他还强调了自己的谦逊和低调,表示自己只是来拜访临海县并留下美好的印象而已。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临海县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风貌的描绘,展示了临海县的美丽和繁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临海县人民的敬意和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