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父持丧久庐墓,曾以此事形碑镌。
起身月卿出为郡,殿上寤主以一言。
易守乡邦凡五年,宠光赫奕当政宣。
移至湖心值兵燬,精庐灰灭因亡焉。
初闻诸父话遗迹,兴叹欲见无因缘。
扬州伯父初赋归,慨念孝感如参骞。
零丁募以十万钱,里巷响应庆愈绵。
木工先为小台殿,居以古像□□旃。
后人事之加笃敬,日袅香篆长蜿蜒。
衰宗幸有此奇特,信知福利非唐捐。
安得东归奉香火,晏坐终老甘三椽。
这首诗是雷知院为家中观音铜像写的一首次韵诗。诗人在诗中描述了家中铜像的来历和变迁,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以下是逐句释义:
大父持丧久庐墓(大父:指的是家中长辈): 大父在丧事期间一直守在墓地,表示他对家族的深厚感情。
曾以此事形碑镌(曾:曾经):大父将这件珍贵的铜像刻在了墓碑上。
起身月卿出为郡,殿上寤主以一言(起身月卿:指的是某人的名字,月卿可能是他的官职): 月卿被任命为郡官,他在殿上向皇帝提出了一个建议。
易守乡邦凡五年(易守乡邦:意为守护家乡): 易守乡邦共五年的时间。
宠光赫奕当政宣(宠光赫奕:意指受宠光耀,显赫一时): 在这期间,他受到皇帝的宠爱和提拔,地位显赫。
移至湖心值兵燬(移至湖心:意指将铜像移到湖中心的位置): 由于战争,铜像被迁移到湖中心的位置。
精庐灰灭因亡焉(精庐:指铜像所在的屋子): 精庐因为战火而化为灰烬。
初闻诸父话遗迹(初闻:初次听到): 第一次听说这些关于铜像的传说和故事。
兴叹欲见无因缘(兴叹:表示叹息,无因缘:没有机会): 心中惋惜,无法见到这些遗迹。
扬州伯父初赋归(扬州伯父:指的是一位远道而来的亲戚): 扬州的伯父第一次来到这里赋诗回家。
慨念孝感如参骞(慨念:感慨,孝感:孝顺感动),零丁募以十万钱(零丁:孤独无助的样子): 感慨自己未能回报家人的养育之恩,因此募集了十万钱来修建铜像。
里巷响应庆愈绵(里巷:邻里之间): 邻里之间纷纷响应,庆祝修缮工程的完成。
木工先为小台殿,居以古像□□旃(木工:这里指雕刻工人): 雕刻工人先建造了一个小台殿,用来安置铜像。
后人事之加笃敬,日袅香篆长蜿蜒(后人:指后来的信徒或居民): 后来的人们对这个铜像更加崇敬,每天烧香祈祷,香火缭绕。
衰宗幸有此奇特,信知福利非唐捐(衰宗:这里指衰落的宗族,信知:确信知道): 庆幸自己拥有这么一个独特的铜像,深信这样的功德不是唐朝时期所能做到的。
安得东归奉香火,晏坐终老甘三椽(安得:哪里能够得到): 希望能够带着家人回到故土,供奉香火,享受平静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