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卉生深林,无人皆自芳。
楚骚发妙意,惟兰乃能当。
我欲效潞公,剩种坡之阳。
不须强披拂,风来味愈长。
君乃先为之,滋畹双雁乡。
正欲生阶庭,聚书教诸郎。
父子自同心,久之不闻香。
老我行西归,一造君子堂。
勉哉笃义方,双雁看高翔。
诗句解读与译文第一句:百卉生深林,无人皆自芳。
注释:百卉,指各种花草树木;深林,意指幽静的自然环境;无人自芳,即使没有人欣赏,这些花草依然保持它们的美丽和香气。
译文:在深深的森林中,各种花草树木虽然无人欣赏,却依然保持着它们的芬芳。
第二句:楚骚发妙意,惟兰乃能当。
注释:楚骚,指古代楚国屈原的诗歌风格或情感表达;妙意,意为深刻而精妙的意思;惟兰能当,意指只有兰花能够承担这样的意义。
译文:楚地的骚风表达了一种深刻的意境,只有兰花才能胜任这种表达。
第三句:我欲效潞公,剩种坡之阳。
注释:潞公,指的是宋代的范仲淹(字希文),以清廉正直著称;剩种坡之阳,意指在斜坡上留些空地种花。
译文:我想效仿范仲淹先生,在斜坡上留下些许空地种植花草。
第四句:不须强披拂,风来味愈长。
注释:强披拂,意为刻意修饰或打扮;风来味愈长,意指自然的气息使得花草的味道更加浓郁。
译文:无需刻意修饰,随着风吹过,花香就会更加浓郁。
第五句:君乃先为之,滋畹双雁乡。
注释:君乃先为之,意为你(此处可能指某人)率先种植;滋畹双雁乡,意指为人们创造一个如诗如画的环境。
译文:你(可能是某人)是率先开始这样做的,为人们创造了一个美丽的双雁之乡。
第六句:正欲生阶庭,聚书教诸郎。
注释:正欲,即正要;阶庭,庭院;聚书教诸郎,意指准备给孩子们讲解书籍。
译文:正好想在庭院里生长花草,准备给孩子们讲解书籍。
第七句:父子自同心,久之不闻香。
注释:父子自同心,意指父子之间心意相通;久之不闻香,意指长时间过去后,花园里仍然弥漫着花香。
译文:父子之间心意相通,长时间过去后,花园里仍然弥漫着花香。
第八句:老我行西归,一造君子堂。
注释:老我行西归,意指我年岁已高,即将返回故乡;一造君子堂,意为拜访一位品德高尚的人。
译文:我将年老体衰时返回故乡,去访问一位品德高尚的人。
第九句:勉哉笃义方,双雁看高翔。
注释:勉哉笃义方,意指要努力践行道德的原则;双雁看高翔,意指两只大雁展翅高飞。
译文:请务必坚持正确的道德原则,就像那两只高飞的大雁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