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居求赋武林山,日困尘劳无暂闲。
我求挂冠欲归去,念此诗债须当还。
武林山出武林水,灵隐后山无乃是。
此山亦复用此名,细考其来真有以。
天目两乳到钱塘,一山环湖万龙翔。
扶舆磅礴拥王气,皇居壮丽环宫墙。
湖阴一峰如怒猊,势临城北尤瑰奇。
吴越大作缁黄庐,为穿百井以厌之。
从来有龙必有珠,此虽培塿千山馀。
中兴南渡为行都,崇列原庙太乙庐。
曾因祀事来登眺,阛阓尘中有圜峤。
薰风时来洗袢暑,绿树阴阴隐残照。
我得暂来犹醒心,羡君清福住年深。
长安信美非吾土,倦翼惟思归故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皮日休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解:
第一联:易居求赋武林山,日困尘劳无暂闲。
- 易居:指作者自己,表示他为了写诗而寻求灵感。
- 武林山:即今天的武林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
- 尘劳:世俗烦扰。
- 无暂闲:没有片刻的闲暇时间。
第二联:我求挂冠欲归去,念此诗债须当还。
- 挂冠:古代官员辞官时戴的帽子,这里比喻放下官职。
- 诗债:指为诗歌而积累的债务。
- 须当还:必须偿还。
第三联:武林山出武林水,灵隐后山无乃是。
- 武林水:指钱塘江。
- 灵隐后山:位于杭州西郊的灵隐寺后面的山。
- 无乃是:不是这个意思。
第四联:天目两乳到钱塘,一山环湖万龙翔。
- 天目:天目山,位于浙江省临安市西南。
- 两乳:两个山峰。
- 钱塘:今杭州市。
- 一山:指天目山。
- 环湖:环绕着湖面。
- 万龙翔:形容龙飞翔的样子。
第五联:扶舆磅礴拥王气,皇居壮丽环宫墙。
- 扶舆:自然形成的地形。
- 磅礴:气势盛大。
- 王气:帝王之气。
- 皇居:皇帝的住所。
- 环宫墙:环绕着宫殿的城墙。
第六联:湖阴一峰如怒猊,势临城北尤瑰奇。
- 湖阴:靠近湖水的地方。
- 怒猊(ní):凶猛的狮子。
- 城北:靠近城市的地方。
- 尤瑰奇:尤其美丽奇异。
第七联:吴越大作缁黄庐,为穿百井以厌之。
- 缁(zī)黄庐:僧房。
- 百井:很多井。
- 厌之:用井水来净化。
第八联:从来有龙必有珠,此虽培塿千山馀。
- 有龙必有珠:比喻事物必有其因。
- 培塿(péi kǎi):堆积。
- 千山馀:一千座山之外。
第九联:中兴南渡为行都,崇列原庙太乙庐。
- 中兴:国家复兴或恢复中原。
- 南渡:向南迁移,这里指的是南宋时期。
- 行都:临时都城。
- 崇列:设置,排列。
- 原庙:原来的祭祀场所。
- 太乙庐:供奉道教神祇太乙真人的地方。
第十联:曾因祀事来登眺,阛阓尘中有圜峤。
- 圜峤(yuán jiào):圆滑的山岩。
- 阛阓(huán mà):市集和市场。
- 登眺(tì):登高远望。
第十一联:我得暂来犹醒心,羡君清福住年深。
- 我得暂来:暂时来此地。
- 犹醒心:仍然使人心清醒。
- 清福:清净幸福的生活。
- 住年深:生活得很长久。
尾联:长安信美非吾土,倦翼惟思归故林。
- 长安:指唐代的都城长安。
- 信美:确实很美。
- 非吾土:不是我的土地。
- 倦翼:疲倦的翅膀,这里比喻厌倦了名利。
- 惟思归故林:只想回到自己的树林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束缚的厌倦。通过对武林山、钱塘江等景观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神秘。诗中还穿插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引用,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皮日休诗歌创作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