蛰宫惊起两龙角,蛟室未呈双水犀。同本君为分鲁卫,清风应不愧夷齐。
【注释】蛰:冬眠。龙角:龙的角状物,这里借指龙形。蛟室:蛟的居处。水犀:一种犀牛,用来形容水势汹涌。同本君:与您为同宗。鲁卫:春秋时鲁、卫两国是兄弟之国。夷齐:商末孤竹君的儿子,以直道著称于天下,曾三次让国君位给比干,自己守节不就。清风:比喻正直清白的高风亮节。
【赏析】此诗作于作者任翰林学士承旨时期,因触忌而被贬出京城(今河南开封)后。首句“蛰宫惊起两龙角”,写在寒冷的冬日中被惊醒的宫廷中的两只龙角兽,暗喻朝廷中两个权倾朝野的奸佞小人。第二句“蛟室未呈双水犀”,写这两个奸佞小人,像蛟龙一样潜伏在朝堂之中,他们如同水牛一般强壮有力,威震朝野。第三句“同本君为分鲁卫”,写这两个人与皇帝同根同源,都是皇室的后裔,而他们却要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争来斗去。最后一句“清风应不愧夷齐”,引用了《论语》中的典故,意思是清风正气应当使这些人感到羞愧,他们应该像古代贤明的君主尧舜那样高洁、正直。全诗通过对这两个奸佞小人的讽刺和谴责,表达了诗人对朝廷政治腐败、人心不古的忧虑和不满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正直清廉、为国家民族利益而奋斗的精神的赞美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