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云亭午欲烧空,避暑联翩过梵宫。
磬韵唤回蝴蝶梦,巾纱立破芰荷风。
竹林道客欲长往,河朔高人兴未穷。
谁似汤休能处病,索诗吟笑慰相逢。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描述了诗人在火云亭午时避暑,走过梵宫的美景。整首诗通过描述自然景观和人物行为,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过般若寺纳凉
火云亭午欲烧空,避暑联翩过梵宫。
磬韵唤回蝴蝶梦,巾纱立破芰荷风。
竹林道客欲长往,河朔高人兴未穷。
谁似汤休能处病,索诗吟笑慰相逢。

译文:
夏日炎炎,热浪滚滚,火云亭午时阳光炽烈得仿佛要烧尽天空。人们纷纷赶来避暑,络绎不绝地走过梵宫。
寺庙内传来磬声,仿佛唤醒了蝴蝶飞舞的美梦。巾纱被风吹动,犹如芰荷随风摇曳。
竹林中的隐士们渴望长久地隐居,而河朔地区的高人则兴致勃勃,意犹未尽。
谁能像汤休那样,能够安享清福,远离尘世喧嚣?我在这里朗诵诗歌,与友人一起吟唱欢笑,互相慰藉。

注释:

  1. 火云亭午:中午时分,太阳炙烤着大地。
  2. 避暑联翩:形容人们纷纷赶来寻找避暑的地方。
  3. 梵宫:佛教建筑,这里指寺庙。
  4. 磬韵:寺庙中敲磬的声音。
  5. 蝴蝶梦:比喻美好如梦。
  6. 巾纱:古代女子戴的一种头饰,这里指女子。
  7. 河朔地区:中国北方地区,泛指边远之地。
  8. 汤休:唐朝隐士,以高洁著称。
  9. 索诗吟笑:朗诵诗歌,吟咏歌唱,相互取乐。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诗中描绘了夏日炎炎时的景色,以及人们在炎热天气中寻找避暑场所的情景。诗人通过对寺庙、蝉声、竹影、荷叶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夏日的宁静与美丽。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