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笛谁横透晚空,伤怀真作鸟窥笼。
解龟换酒无知已,拾穗行歌喜屡丰。
沐雨秋山遮眼碧,舞风霜叶点溪红。
老农植杖来相问,藉草高谈夕照中。
原上晚步闻笛有感
一笛谁横透晚空,伤怀真作鸟窥笼。
解龟换酒无知已,拾穗行歌喜屡丰。
沐雨秋山遮眼碧,舞风霜叶点溪红。
老农植杖来相问,藉草高谈夕照中。
注释:
- 一笛谁横透晚空:形容笛声悠扬,穿透了傍晚的天空。
- 伤怀真作鸟窥笼:感叹自己内心的忧愁如同小鸟被关在笼子里一样。
- 解龟换酒无知已:比喻通过解龟换酒来忘却心中的烦恼。
- 拾穗行歌喜屡丰:形容在田野中劳作时,心情愉悦,歌声欢快。
- 沐雨秋山遮眼碧:描述雨中的秋天景色,山色如翠绿一般,遮住了眼睛。
- 舞风霜叶点溪红:形容树叶在秋风中飘动,像是蘸着红色染料一样。
- 老农植杖来相问:形容一位老农带着拐杖走过来,好奇地询问。
- 藉草高谈夕照中:形容在夕阳下,和老农坐下来高谈阔论。
译文:
一阵阵笛声穿过夜幕降临后的天空,让我不禁感慨万分,心中愁绪如同被束缚的小鸟,无法自由飞翔。我用解龟换来的酒来浇愁,但终究是无济于事,我只好拾起稻穗,一边行走一边吟唱,心情无比愉快。我在雨中漫步,秋天的山色如翠绿色般美丽,仿佛能洗净我所有的烦恼。风吹动的树叶像是被染上了红色,落在小溪中泛着红光。一位老农拄着手杖走过来,好奇地询问着我的情况,我就借一块草席坐下,和他一起在夕阳下畅谈。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自然美景中感受到的宁静与喜悦,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忧郁。首句“一笛谁横透晚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笛声穿越夜空,似乎在诉说着诗人的内心世界。接着,第二句“伤怀真作鸟窥笼”,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仿佛自己的心也被囚禁在了一个无形的笼子里。然而,尽管心中有愁,作者并没有沉溺其中,而是通过解龟换酒、拾穗行歌等活动寻求心灵的解脱。
诗的第三、四句“沐雨秋山遮眼碧,舞风霜叶点溪红”则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来渲染气氛。雨中的秋山、飘落的树叶等细节都为诗歌增添了生动的色彩。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最后,“老农植杖来相问,藉草高谈夕照中”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与老农之间的亲切交流,也体现了他们之间的友谊和理解。这种和谐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