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圣会须中北海,机锋谁敢触曹溪。
英雄自有回天力,造化都来只小儿。
注释:我自认为有酒圣之称,会去挑战北海之滨。机锋上谁敢于触犯曹溪呢?英雄自有回天之力,造化都来自小儿之手。
赏析:本诗为《和元诗末篇之意二绝寄友人》的第二首。前一首中,诗人以“酒圣”指代自己,表达了与友人相约在北海论道的决心,而第二首则进一步表明了自己对曹溪禅门的不屑一顾,并自信自己能扭转乾坤,大有回天之力,最后一句更是将一切归于造化小儿之手,显示了诗人狂放不羁的个性。
酒圣会须中北海,机锋谁敢触曹溪。
英雄自有回天力,造化都来只小儿。
注释:我自认为有酒圣之称,会去挑战北海之滨。机锋上谁敢于触犯曹溪呢?英雄自有回天之力,造化都来自小儿之手。
赏析:本诗为《和元诗末篇之意二绝寄友人》的第二首。前一首中,诗人以“酒圣”指代自己,表达了与友人相约在北海论道的决心,而第二首则进一步表明了自己对曹溪禅门的不屑一顾,并自信自己能扭转乾坤,大有回天之力,最后一句更是将一切归于造化小儿之手,显示了诗人狂放不羁的个性。
【解析】 此诗为作者在宣和四年(1122)冬,梦与先贤环坐杰阁中烹茶,读诗集时有感而作。 其一 东野龙钟衣绿归,平陵投老倦奔驰。 “东野”,指孟浩然,唐初著名诗人,曾隐居鹿门山。“平陵”,指王维。王维晚年退居蓝田辋川别墅,号“大隐隐士”。二句说,我与孟浩然同游山林,一起品茗赋诗;我则在平陵别墅里,悠然自得,不再奔走仕途。“龙钟”是形容人年老体衰的样子。“绿”,指绿色的官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 “袍襟帽角走红尘,可笑崎岖一病身”是说诗人身着朝服的袍子、头戴高冠的帽子,在官场上奔波,可现在却只能躺在病床上,真让人感叹。“袍”字写出了作者的身份,“帽”字写出了作者的地位。一个“笑”字,写出了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厌倦。“崎岖”一词,写出了自己的病身之苦。“一病身”,即因病长期卧病在床。 “试拉竹溪山里侣
醉拨春云一瓮香,潜欣积雨破秋阳。 灯龛宜入诗书府,钱杖慵吟水石乡。 忘虑不斑潘岳鬓,养恬难断广平肠。 赏音谁谓无萧颖,时缀雄文吊战场。 【注释】 ①潘岳:晋代文学家潘安,字安仁,美须髯,人称“潘安”,因“安仁”与“忘言”谐音,故以“忘言”为喻。 ②广平:指战国时赵国平原君赵胜。 ③萧颖:指汉代文学家萧望之,因“望之”、“忘”谐音,所以以“忘之”作比喻。 ④雄文:指雄壮有力的文章。 赏析:
【注释】 丐菊东篱:乞求菊花。 竹溪仙:指诗人自比为“仙”。竹,这里指竹溪。 清叔能诗曾不速:清叔,即杜甫的族弟杜清,字清叔,号樊川居士。能诗,即擅长写诗。曾,过去时;速,迅速、赶快。 广文嗜酒恨无钱:广文,即韩愈,因官至四门博士,又称韩四门。嗜酒,即酷爱喝酒。恨无钱,即遗憾没有钱财购买酒具。 倘蒙闭户同轰饮:如果能够关上房门共同痛饮畅快。 豪头:指美酒,豪,大。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宣和四年冬至日梦见友人一起环坐在杰阁中烹茶,并一同阅读了诗集。他感叹先贤所写诗歌中的首篇,题名《永叔诵彻三阕》,突然间醒来后,只记得其中一句诗:“东野龙钟衣绿归。” 这首诗的大意是: 东野龙钟衣绿归——东野指的是唐代诗人孟郊。孟郊在晚年的时候,常常穿着绿色的衣服,像一条绿色的龙一样,所以他被称为“东野”。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他穿着绿色的衣裳回到了家乡。 溧阳何足处男儿——溧阳
【注释】 东野:指白居易,字乐天。龙钟:年老体衰。衣绿:指白居易晚年家居闲居,身穿绿色的衣服。 分甘:指白居易与刘禹锡的友情。假尉: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马。 藉甚:同“藉甚”,指传扬。徒为尔:白白地为你做这件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所作,表达了诗人对白居易晚年生活的关心及对其一生功业的赞美。全诗四首,这里选其第四首。第一句写诗人对白居易的怀念;第二、三句写白居易晚年家居闲居,身穿绿色的衣服
【注释】 是日天气乍晴颇快人意,因和韵拉世弼谒傅岩 其一:这天天刚放晴,景色优美,使人感到愉快,就和韵作诗以表达这种喜悦之情。 风剪梧圭,欲晚秋:秋风劲吹梧桐,仿佛要将秋天的圭(一种玉器)割断。 溪光山色称欢游:山光水色交相辉映,令人心旷神怡。 联翩云水宜搜异:连绵不断的云彩与流水交织在一起,似乎隐藏着许多奇妙的东西。 俯首阎闾耻溷流:低头俯视,觉得那些庸俗的事物羞愧地混迹于世间。
诗句:快意不忧原宪病,翛然常作子长游。胸中气焰摩星斗,笔下辞源倒峡流。闵子家风惟啜水,龟蒙活计在渔舟。杜陵太瘦多诗苦,白雪无情已满头 译文: 我的心情舒畅无忧患,如同原宪一般洒脱;我总是像司马相如那样四处游览。我心中的壮志犹如摩天之星,笔力汹涌如倒转的江河。闵子骞以饮水为家风,而我选择以渔舟为生计,逍遥自在。杜甫瘦弱的身影常常让我感叹诗路艰辛,白雪般无情的世事已经压弯了我的双肩。 注释: 1
【注释】 窗含月影:窗户里映着月光。月影,月亮的影子。 梦初回:梦境刚刚醒来。 一枕凄凉:整夜感到凄凉。 幽恨闲愁:指深藏心底的怨恨和忧愁。 种:滋生、产生。 不识:不知道、不了解。 谁栽:是谁培养、滋长起来的。 【赏析】 此诗首联写景,颔联抒情,颈联议论。 “窗含月影梦初回”,诗人在梦中醒来,看到月光洒在窗户上。这景象多么美丽啊!然而,他的心情却是那么凄凉,他的眼睛懒得睁开。
注释:高远的情志忽然随着晓云飘空,喜见枝头一点红色。唯恐这好花都被别人占有,打算作词客陪伴春风。 赏析:此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写红梅,表达诗人孤傲不群、清高绝俗的个性。前两句写诗人对春意的感受和期待,后两句写诗人为春天增添新意的愿望。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富有哲理性,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与影响
注释: 和元诗末篇之意二绝寄友人 功名未许书麟阁,吟醉何妨晦竹溪。 舌在自知非久困,且将诗礼教龟儿。 译文: 我不同意你的功名之心去追求那高高的麒麟阁,吟诗醉酒又有何妨?只要心中有信念,就不会被困境所困扰,你用诗礼教育那些孩子,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应该坚持的。 赏析: 此诗为作者对友人的一种鼓励与支持,表达了他对友人的关心与期望。首句“功名未许书麟阁”,表达了他对于名利的超然态度
【注释】: 东野临流:指陶渊明,东野是陶渊明的字。临流赋诗:面对自然景色,吟咏诗篇。一竿摇破碧云溪:形容诗人挥笔如风,笔下有神,写就了一首佳作。 汝非羸角:指陶渊明。羸角,指瘦弱的角(牛)头。休吾触:不要触动我。 不是寻常丱角儿:意思是说你不要像陶渊明一样,在世无足轻重,不被人重视。 【赏析】: 这是一首代人作解嘲之作。德秀和朝宗都是元代文人,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些矛盾。这首绝句就是德秀为朝宗辩解的
【注】“藏器”句:指隐士不露锋芒;“扁舟”句:指吕洞宾在磻溪垂钓时,吕洞宾以手支颐而吟咏。“拿云”句:指吕洞宾手持宝剑,指着太阳,使太阳都黯然失色。“惊破”句:意谓使那些轻狂少年为之震慑。 德秀和朝宗绝句,意似有不平者依韵作三绝以代其解嘲——德秀、朝宗二人和这首诗,似乎暗含着不平之气,所以依此诗的原韵作了三首绝句来代替他们的自白。 藏器韬光以待时,扁舟且此钓磻溪。(吕洞宾) 拿云指日掀头角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意思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结合题目要求作答即可。“归自临川途中感物遇事”表明诗题中的“八绝句”为诗人旅途中所感之物与所遇之事。“信马沿堤懒着鞭”是说诗人在回家的路上,骑着快信的马,沿着堤岸悠闲地行走,懒得用马鞭抽打它。“不堪回首望临川”是说自己不愿意回头看望自己居住的地方,临川(指作者的家乡),这里也暗喻自己的故乡
注释: 欲破闲愁殢举觞,醉中行色转凄凉。 眼封无物堪消遣,望尽江城断尽肠。 译文: 我想打破这无聊的忧愁,就举起酒杯,但酒入愁肠,更觉凄凉。 眼前没有东西可以消遣,只能望着江城的尽头,断了我的肠子。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在旅途中感受到孤独、忧郁和无助心情的诗作。首句"欲破闲愁殢举觞",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饮酒来驱散心中的忧愁。然而,酒入愁肠,更觉凄凉,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注释: 廉纤小雨,细小而连绵的春雨。 破炎蒸,打破了酷热的天气。 马上襟怀顿觉清,立刻感觉心胸开阔,心情开朗。 暂解征鞍访村叟,暂时放下征鞍去访问村里的老人。 一瓯春露醒馀酲,喝下一杯春天的第一口水,可以清醒头脑。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临行前,他看到细雨绵绵,心中顿时感到清爽许多。于是,他决定暂放下征马,前往村庄拜访一位老人,以寻求心灵的慰藉。同时,他也想通过这次访问来消除旅途的疲惫,恢复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