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昨滁山之人赠我玉兔子,粤明年春玉兔死。
日阳昼出月夜明,世言兔子望月生。谓此莹然而白者,譬夫水之为雪而为冰,皆得一阴凝结之纯精。
常恨处非大荒穷北极寒之旷野,养违其性夭厥龄。
岂知火维地荒绝,涨海连天沸天热。黄冠黑距人语言,有鸟玉衣尤皎洁。
乃知物生天地中,万殊难以一理通。海中洲岛穷人迹,来市广州才八国。
其间注辇来最稀,此鸟何年随海舶。谁能遍历海上峰,万怪千奇安可极。
兔生明月月在天,玉兔不能久人间。况尔来从炎瘴地,岂识中州霜雪寒。
渴虽有饮饥有啄,羁绁终知非尔乐。天高海阔路茫茫,嗟尔身微羽毛弱。
尔能识路知所归,吾欲开笼纵尔飞。俾尔归托宛陵诗,此老诗名闻四夷。

这首诗是宋代苏轼的《答圣俞白鹦鹉杂言》。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忆昨滁山之人赠我玉兔子,粤明年春玉兔死。
“忆昨”指的是回忆昨天,“滁山之人”是指滁州的山中人,他们曾经赠送给我一只玉兔子。“粤”是古代的一种称呼方式,这里指的是“越”。而“明年春”则是指下一年的春天。诗中的“玉兔”通常指的是月光,因为兔子在中国文化中常常与月亮联系在一起,象征着团圆和美好的愿望。然而,这个美好的象征很快将结束。

日阳昼出月夜明,世言兔子望月生。谓此莹然而白者,譬夫水之为雪而为冰,皆得一阴凝结之纯精。
“日阳昼出月夜明”描绘了白天阳光照耀,夜晚月光明亮的场景。诗人用“世言兔子望月生”来表达人们对于兔子这种生物的特性的理解,兔子能够看到月亮并对其产生联想。诗人进一步解释说,这就像水变成雪或冰需要经过凝结的过程,都是因为一个阴气凝聚的结果。

常恨处非大荒穷北极寒之旷野,养违其性夭厥龄。
“常恨处非大荒穷北极寒之旷野”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身处的环境并不宽广和寒冷的遗憾。同时,“养违其性夭厥龄”则是指违背了兔子的自然习性,导致它们早早地结束了生命。

岂知火维地荒绝,涨海连天沸天热。黄冠黑距人语言,有鸟玉衣尤皎洁。
“岂知火维地荒绝”暗示着一种神秘的力量或力量的存在,使得火焰不能燃烧的土地变得荒凉。接着,“涨海连天沸天热”描绘了一个广阔的海洋,海面上热气腾腾的景象,给人一种热浪滚滚的感觉。“黄冠黑距人语言”则是一种神秘的生物,拥有黄色的羽毛和黑色的腿。最后,“有鸟玉衣尤皎洁”描述了这种生物的外观和它所穿的衣服,非常洁白明亮。

乃知物生天地中,万殊难以一理通。海中洲岛穷人迹,来市广州才八国。
诗人意识到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是在天地之间产生的,虽然形态各异但都有共同的规律。在海洋中,岛屿和大陆上都留下了人类的足迹。而在广州这样的城市中,只有八个国家存在。这里的“来市”可能指的是商人或者市场之类的活动场所。

其间注辇来最稀,此鸟何年随海舶。谁能遍历海上峰,万怪千奇安可极。
在这段中,诗人提到了一种稀有的鸟类,它跟随商船来到了海边。然后问谁能遍历过海上的山峰,那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奇特景象。这里的“注辇”可能是某种交通工具或者贸易活动。

兔生明月月在天,玉兔不能久人间。况尔来从炎瘴地,岂识中州霜雪寒。
“兔生明月月在天”意味着兔子生活在阳光下,而月亮高悬于天际。但“玉兔不能久人间”则是指这种动物不能长久地生活在人间。紧接着,诗人提到这种鸟来自炎热的地方,不理解中原地区冬天的寒冷。这里的“炎瘴地”指的是炎热潮湿的地方,“中州”则是指中国中部地区。

渴虽有饮饥有啄,羁绁终知非尔乐。天高海阔路茫茫,嗟尔身微羽毛弱。
“渴虽有饮饥有啄”表达了鸟儿虽然需要水和食物来维持生存,但它们被束缚在笼子里,无法自由飞翔。接着,“天高海阔路茫茫”描绘了广阔的天空和大海,以及无边无际的道路。最后,“嗟尔身微羽毛弱”表示鸟儿虽然美丽但体型微小且羽毛脆弱。

尔能识路知所归,吾欲开笼纵尔飞。俾尔归托宛陵诗,此老诗名闻四夷。
这是诗人对这只鸟儿的祝愿。如果它能认识道路、找到回家的路,那么诗人就会打开笼子让它自由飞翔。最后,诗人说这只鸟将会回到宛陵(今属安徽宣城),他的诗歌在那里非常有名。这里的“四夷”指的是周边的国家或地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