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三寒食日,春色遍天涯。越溪阆苑繁华地,傍禁垣、珠翠烟霞。红粉墙头,秋千影里,临水人家。
归来晚驻香车。银箭透窗纱。有时三点两点雨霁,朱门柳细风斜。沈麝不烧金鸭冷,笼月照梨花。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者的思想观点和精神品质及评价文章的价值取向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内容,重点分析诗歌的意境特点。本题要求赏析“越溪春”一诗。
第一二句:三月十三寒食日,春色遍天涯。寒食节是清明节前一天,这一天人们禁火吃冷食,但天气仍很寒冷。“三月十三”是寒食节。“春色”二字总领三、四两句,点明时令。“寒食”与“春”相映衬,更见出春天之暖。“遍天涯”表明春天的到来,使大地万物复苏。
第三四句:越溪阆苑繁华地,傍禁垣、珠翠烟霞。“越溪”指越溪山,在浙江省绍兴市西南,相传为西施浣纱的地方。“阆苑”,神话中仙女所居的仙宫。“傍禁垣”指靠近皇宫,皇宫内有许多宫女,珠翠烟霞指宫女们穿戴华丽,打扮得花枝招展,十分美丽。此句写越溪山的美丽景色,以及皇宫中的宫女的华美打扮,写出了春天的美好。
第五六句:红粉墙头,秋千影里,临水人家。“红粉”是美女的意思。“秋千影里”是指美女荡着秋千,身影倒映在水里。“临水人家”指靠近水边的住户。这句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此句写美女在墙头荡秋千,倒影在水中,还有临水的人家。这一句把美女、秋千、倒影、人家等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第七八句:归来晚驻香车。银箭透窗纱。有时三点两点雨霁,朱门柳细风斜。“香车”指的是皇帝的车,“银箭”指漏壶中的水滴,“窗纱”指窗户上的纱帘。“有时三点两点雨霁”的意思是说偶尔下过一阵小雨,然后阳光明媚,晴空万里。“朱门”是红色的大门,“柳细风斜”意思是柳叶细长,随风摇曳。这句话写了皇宫里的美景,也表达了诗人对皇宫生活的向往之情。
【答案】
译文:
三月十三寒食节,春天来临遍天涯。越溪山水美如画,傍近皇宫珠翠多。美女红装倚秋千,倒影在水人家多。
晚归停香车驻留,银箭透过窗纱流。不时有细雨洒落,朱门柳叶随风飘。
赏析:
《越溪春》是一首写景诗。首联点明时节为三月十三寒食节,并总写春天到来后大自然的变化,即春色满天涯。颔联则具体写出了越溪山的秀丽之美及越溪山的繁华之地。颈联写宫女们的美貌与活动。尾联则写皇宫里的美景,同时表达了诗人对皇宫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描写细腻生动,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