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芳林何悄悄。绿阴满地青梅小。南陌采桑何窈窕。争语笑。乱丝满腹吴蚕老。
宿酒半醒新睡觉。雏莺相语匆匆晓。惹得此情萦寸抱。休临眺。楼头一望皆芳草。
【注释】
四月:农历的四月。芳林:繁茂的树林。悄悄(qiào):寂静无声的样子。绿阴满地:浓密的树荫遮盖地面,指春天景色。青梅小:青梅初长,尚未成熟。窈窕:形容女子美好的样子。争语笑:争相交谈、嬉戏。乱丝:蚕丝。乱丝满腹:形容蚕吐丝时的情景。吴蚕老:南方的蚕已老熟。宿酒半醒新睡觉:醉酒后醒来刚睡下的样子。雏莺:初生未久的黄莺,比喻年轻姑娘。啼鸣婉转,声音清脆悦耳。匆匆晓:急忙地鸣叫报晓。惹得此情萦寸抱:惹起这种感情缠绕在心上。寸抱:一寸见方的空间,形容极小的地方。休临眺(tiào):不要远眺眺望。楼头:高楼之顶。皆芳草:到处是茂盛的草木。
【赏析】
这是一首写闺情词。上阕写春色撩人,引起思妇对丈夫的怀念;下阕写闺中生活和对丈夫的思念,最后以景结情,表达出对丈夫深切的爱恋之情。全词语言优美,意境优美,含蓄蕴藉,富有韵味。
这首词写一位思妇怀人的情怀。
“四月芳林何悄悄”一句,点明时节,为全词奠定一个清幽宁静的基调。“芳林”,即“芳草”,这里指茂密的树林,暗喻自己的居室。“悄悄”,既指环境之静寂,又指内心之凄清。“绿阴满地青梅小。”两句写春色撩人,引起了思妇对丈夫的怀念。绿阴,指茂密的树荫。青梅,指青梅果,未成熟的果实。这两句是说:四周都是茂密的树荫,地上长满了青青的小梅子。这两句描写得很具体,很生动。
“南陌采桑何窈窕”,这一句承上启下,过渡到下阕。“南陌”,指京城长安郊外的南北大道。“窈窕”,是形容女子美的一种方式。《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即指“淑女”。这里泛指女子。这两句的意思是:我独自来到南面大道上采摘桑叶,见到一位窈窕淑女正翩翩而过……这两句话写出了思妇的内心感受,表现了她的孤独与寂寞。她虽然身处繁华的城市之中,但却没有找到她的爱人。
“争语笑”,写思妇看到采桑女时,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之声。“争”,“争相”,“竞”。“语笑”,相互交谈嘻笑。“乱丝满腹”四句,进一步渲染思妇的孤独感,并暗示了她内心的苦闷。这四句是说:采桑女们相互交谈着,嬉笑着,好像有满腹的话语要说,而那满腹的话语就是她们心中的喜怒哀乐,愁绪万千。“乱丝”,指纷乱的思绪和情感。“吴蚕老”,用典,吴国的蚕已经老了,这里借喻思妇的心绪也像老蚕一样,被缠绵的相思之情所困,无法解脱。“乱丝满腹”,形象地描绘了思妇内心的烦乱和痛苦。
“宿酒半醒新睡觉”,这两句承接上片,由外入内,从思妇的所见转入所闻。“宿酒”,指隔夜的酒。“半醒”,指醉意未尽,略带清醒之意。“新睡觉”,指刚醒来,还在床上躺着。“雏莺相语匆匆晓”这一句承接上句而来,写思妇听到雏莺的啼叫声。这几句的意思是:酒意还没有完全消退,刚刚起床躺下,就听到雏莺在叽叽喳喳地叫着,它们好像在互相说着什么话。“纷纷扰扰,喋喋不休”,正是思妇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这几句通过鸟语来烘托思妇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一种难以言状的痛苦和烦乱,从而把思妇的孤寂与愁绪推向了高潮。
末二句以景结情,收束全词。“惹得此情萦寸抱”这句是说:这些情景使我的心情久久不散。“萦”,缠绕。“寸抱”,指极小的地方。“此情”,指以上所描写的一切景物和心情。“休临眺”,不要远眺眺望。这两句意思是:不要再远眺眺望了,让我把这些情景留在心中吧!这两句既是全词的总结,又是全诗的情感归宿,它既表现了思妇对远方亲人的无限眷念和爱恋之情,又表现了她在思念亲人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惆怅之情,从而把整首词的思想内容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