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久不振,小儒咸自私。
破崖求圭角,务出己新奇。
恻恻去圣远,六经秦火隳。
不有传授学,涉猎安所为。
汉儒守一经,学者如云随。
承习虽未尽,模法有根基。
荐绅立朝廷,开口应万机。
附对皆据经,金石确不移。
熟烂见本末,较然非可欺。
吾愿下学官,各立一经师。
务尽道德业,不取章句辞。
庶几昔人风,炳然复在兹。
这首诗是杜甫的作品,题为“师道”,表达了他对当时教育制度的不满和对教育改革的渴望。
- 诗句释义:
- “师道久不振,小儒咸自私。”:这句话表达了对教师地位和作用的忽视,强调了小儒只顾自己利益的现象。
- “破崖求圭角,务出己新奇。”:描述了一些人为了追求新异和创新,而不顾传统道德和学问。
- “六经秦火隳,不有传授学,涉猎安所为。”:指出了由于秦朝焚书坑儒,导致经典文献遭到破坏,使得学习失去了方向。
- “汉儒守一经,学者如云随。”:描绘了汉代儒学家只研究某一经典的现象,导致许多学者盲目追随。
- “承习虽未尽,模法有根基。”:尽管学习过程中存在不足,但基础还是有的,只是需要进一步发扬光大。
- “荐绅立朝廷,开口应万机。”:描述了官员们忙于应对各种事务,无暇顾及教学。
- “附对皆据经,金石确不移。”:虽然官员们的决策依据是经典的教导,但他们的决策并不总是正确的。
- “熟烂见本末,较然非可欺。”:虽然人们对经典已经非常熟悉,但仍然不能轻易地欺骗他们。
译文:
师道久不振,小儒咸自私。
破崖求圭角,务出己新奇。
六经秦火隳,不有传授学,涉猎安所为。
汉儒守一经,学者如云随。
承习虽未尽,模法有根基。
荐绅立朝廷,开口应万机。
附对皆据经,金石确不移。
熟烂见本末,较然非可欺。
吾愿下学官,各立一经师。
务尽道德业,不取章句辞。
庶几昔人风,炳然复在兹。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杜甫对当时教育和学术风气的担忧和批评。他认为当时的教育体系过于功利化,忽视了道德和学问的培养。他希望所有的学者都能坚守传统的道德准则,而不是追逐新异和创新。同时,他也期望政府能够重视教育,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这首诗体现了杜甫对于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深刻思考和强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