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陵无限人,密视龙沙记。
龙沙虽未合,气象已灵异。
昔时蛟龙湫,半作桑麻地。
地形带江转,洲浮有连势。
陵谷岂可常,渊窦在何岁。
微生久慕道,安恬辄忘味。
愧无及物功,碌碌尚匏系。
生蒙尘土厚,未受神仙秘。
何时与孤鹤,冉冉从此逝。
【注释】
五陵:泛指京都附近的帝王陵墓。
龙沙:即龙沙河,发源于今河北丰润县境的滦河源头,流经北京怀柔、密云、赤城县境,入渤海。
蛟龙湫:即蛟潭,传说中深潭有蛟龙居住。
桑麻地:指农田。
渊窦:深渊。
微生:隐居的人或隐士。
匏系:葫芦形的系物,比喻束缚人的东西。
尘厚:尘俗。
神仙秘:神妙的秘诀。
冉冉:慢慢地,形容时间的推移。
【赏析】
《龙沙》是一首咏怀诗,抒发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句“五陵无限人”写京城附近帝王陵墓众多,但与诗人何干;次句点出“龙沙”之“记”,暗指“龙沙”之“迹”。三、四两句写龙沙虽然尚未合龙,但其气势已经灵异。这二句是全篇主旨,突出一个“变”字。龙沙原属无稽之谈,后来却成为现实,其变化之速令人惊异。五、六两句以蛟龙潭为例,说明自然界的变化多么迅速,它已经变成桑麻地了。接着又指出这种变化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七、八句进一步申述,龙沙之所以能变化莫测,是因为地形带江转的原因。最后二句写自己生在尘俗之中,没有受到神仙的指点,因而不能有所作为。
这首诗的主旨是在慨叹世事变迁的迅速和不可预测。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在感叹自己的身世飘零,然而实际含义却是在慨叹世道的不仁,以及由此造成的人们精神上无法得到满足的苦闷。诗人用“龙沙”代指现实社会,用“蛟龙湫”代指理想世界,借二者对比,表明自己对社会的不满和无奈。同时,诗人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隐逸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