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谊峥嵘昔未亲,正悬一榻待高人。
当年曾接东莱话,今日宁嫌北阮贫。
世味梅花开野水,诗情马首没黄尘。
何时载酒从君去,灵鹫峰前借早春。
【注释】简徐判院:指唐代诗人杜甫。杜甫在成都草堂时,与当时成都的官员交往甚密。
峥嵘(zhēng róng):高耸的样子,此指志向远大。
东莱:山东东阿县,杜甫曾于天宝二年(743)至四年(745)在东阿作客。
宁嫌:岂可嫌弃。
野水:指山泉,这里泛指自然之水。
马首没黄尘(mǎ shǒu mò huáng chén):语出《庄子·秋水》:齐物论曰:“井蛙不可以语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冰者,笃于时也。”马首没黄尘,即马首穿黄土也。比喻马头钻进了黄土里,再也看不见了。这里比喻马首被尘土遮住,看不到外面的景象。
早春:农历二月初,春天开始的时候。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期间所作的诗。全诗以“简徐判院”为题,抒发了对成都草堂的眷恋之情,并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首联“风谊峥嵘昔未亲,正悬一榻待高人。”意思是说,过去我与您素不相识,现在却正盼望着您的到来,希望您能成为我的知己。峥嵘:指志向远大。
颔联“当年曾接东莱话,今日宁嫌北阮贫。”意思是说,当年我曾经拜访过您,谈论过东莱的话题。今天您虽然贫困,但我并不嫌弃您。东莱:指东阿县,杜甫曾于天宝二年(743)至四年(745)在东阿作客。北阮:指的是杜甫自己,因为当时他正处在穷困潦倒的境地。
颈联“世味梅花开野水,诗情马首没黄尘。”意思是说,世间的滋味如同梅花盛开在野水边一样,诗人们的情感却像马头被尘土遮住而无法看见一样。这里的“野水”和“黄尘”都是比喻。
尾联“何时载酒从君去,灵鹫峰前借早春。”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才能带着美酒来拜见您呢?就在灵鹫峰前的早春时节吧。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深厚。通过描绘草堂的自然景色和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意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