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觉草未宿,先生复踵之。
百年几英特,三载两凋萎。
此去无欢日,重逢有梦时。
向来觞咏地,衰柳带斜晖。
挽赵秋晓
净觉草未宿,先生复踵之。
百年几英特,三载两凋萎。
此去无欢日,重逢有梦时。
向来觞咏地,衰柳带斜晖。
注释:
- 净觉草未宿:净觉草还未完全枯萎,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希望。
- 先生复踵之:先生的足迹再次踏过了这片土地。
- 百年几英特:百年间能有几个人能够英明特出。
- 三载两凋萎:三年里已经有两次失去了生机。
- 此去无欢日:分别之际没有欢乐的日子。
- 重逢有梦时:期待重逢的时刻,如同梦境一般美好。
- 觞咏地:曾经一起饮酒吟诗的地方。
- 衰柳带斜晖:残败的柳树在夕阳下显得更加凄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故人的悼念之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
首句“净觉草未宿”,诗人通过“未宿”一词,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短暂。这里的“净觉”可以理解为一种超然的心态,但同时也透露出对生命流逝的无奈。
“先生复踵之”,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共同走过的时光,感叹时间的飞逝和友情的珍贵。这一句中,“复踵之”意味着再次踏上相同的道路,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留恋。
第三句“百年几英特”,诗人用“几英特”来形容一生中能有几人能像自己一样英明特出。这句既是对自己能力的肯定,也是对友人的赞誉。
第四句“三载两凋萎”,诗人用“凋萎”形容自己在这三年间的变化,暗示了自己的衰老和无力。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变化的担忧和遗憾。
第五句“此去无欢日”,诗人表达了离别时没有欢乐的心情,可能是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或对过去的不舍。
第六句“重逢有梦时”,诗人期待着与友人重逢的美好时刻,如同在梦中一般。这句话充满了诗意和浪漫,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执着和珍视。
最后一句“向来觞咏地,衰柳带斜晖”,诗人回忆了与友人一起饮酒吟诗的情景,那是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地方。然而,现在只剩下了衰败的柳树和斜晖,象征着昔日的繁华已经不复存在。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回忆往昔时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友情和时间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