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铭细读识前人,贻后无非旧典刑。
宦业传家守清白,儒科继祖播芳馨。
絷驹共叹淹场藿,鸣鹿终当歌野苓。
千古斯文应不泯,待将辞藻掞天庭。
诗句解读及译文:
- “碑铭细读识前人,贻后无非旧典刑。”
- “碑铭细读”指仔细阅读碑文和铭文,从中领悟历史智慧与经验。
- “识前人”即认识历史上的先贤们。
- “贻后无非旧典刑”意味着留给后来的人的都是古代的法规和典范。
- 注释:
- 碑文、铭文:古代用来记录功绩或事迹的文字。
- 前人:历史上的前辈或先烈。
- 遗:遗留下来。
- 后:后世。
- 旧典刑:旧有的法则和标准。
译文:
仔细地阅读碑文和铭文,可以认识历史上的先人们;留给后来的人的都是古老的法典和准则。赏析:
这句诗反映了对历史文化的重视和传承,强调了通过学习历史,可以更好地为未来制定正确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诗句解读及译文:
- “宦业传家守清白,儒科继祖播芳馨。”
- “宦业传家”意指从政的事业能够代代相传,保持家族清廉的名声。
- “守清白”即坚守廉洁无私的原则。
- “儒科”指科举制度中以儒学为主导的考试科目。
- “继祖播芳馨”表示后代继续发扬祖先的美德和优良传统。
- 注释:
- 宦业:官职事业。
- 传家:传承给家族。
- 清白:纯洁无暇,不贪污腐败。
- 儒科:指儒家学说在科举考试中的科目。
- 继祖:继承祖先的事业。
- 播芳馨:传播美好的声誉。
译文:
从政的事业能够世代相传,保持家族的廉洁名声;儒科考试是继承和发扬祖先美德和优良传统的途径。赏析:
这句诗强调了从政事业及其道德原则的重要性,以及教育和文化传承在维护社会正义和道德风尚方面的作用。同时,也体现了一种对家族荣誉和社会责任感的追求。
诗句解读及译文:
- “絷驹共叹淹场藿,鸣鹿终当歌野苓。”
- “絷驹”指套上缰绳让马奔跑的意思,这里比喻束缚或限制。
- “共叹淹场藿”表示共同感叹被环境所限,难以施展抱负。
- “鸣鹿终当歌野苓”意味着雄鹿最终将歌唱野草的芬芳。
- 注释:
- 絷驹:用绳索套住马让它奔跑,比喻受到束缚。
- 共叹淹场藿:众人感叹自己无法施展才华。
- 鸣鹿终当歌野苓:雄鹿最终会歌唱野草的香味。
译文:
共同感到被环境所限,难以展现自己的才能;而雄鹿终究会歌唱野草的芳香。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和社会环境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无论遭遇何种困境,总有转机和希望存在。它鼓励人们即使在困难时期也不放弃希望,相信最终会迎来更好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