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穷候严冱,木石冻欲折。
寒云尽四垂,乾坤清气发。
仙人唾珠玉,琐碎自天落。
神功忽收敛,声光随息绝。
暮夜风怒号,飘泛动几格。
老夫卷书坐,灯焰耿明灭。
炉存火已微,瓶罄酒莫索。
拥衾作龟缩,毛骨冷于铁。
皓色倏浮窗,疑雪复疑月。
推枕晨启扉,金乌已赫赫。
桃符即换岁,椒盘行送臈。
谁其呼滕六,为我作三白。
【注释】:
⑴严冱(hù):严寒。
⑵木石冻欲折:树木和石头都被冻得像要折断一样。
⑶乾坤清气发:天地间清冽的阳气升腾而出。
⑷唾珠玉:口中吐唾沫,吐出如玉的珠子。
⑸琐碎自天落:指天上的云彩落下,化为雨滴。
⑹神功忽收敛:神仙们突然间收起了他们神奇的力量。
⑺飘泛:飘浮不定的样子。动几格:惊动了几户人家。
⑻老夫卷书坐:我卷起书来坐在窗下看书。
⑼灯焰耿明灭:灯火闪烁着,时亮时灭。
⑽炉存火已微:炉子里残留的一点火星已经熄灭。
⑾瓶罄酒莫索:酒瓶空了,酒也喝完了。索是通假字,“索”同“竭”,尽的意思。
⑿拥衾作龟缩:抱着被子蜷缩起来,就像乌龟那样缩成一团。
⒀毛骨冷于铁:身体像铁一样冷。
⒁倏:忽然。浮窗:映照在窗户上的月光。皓色:皎洁的月色。
⒂疑雪复疑月:怀疑这是雪还是月。
⒃推枕晨启扉:推开枕头早晨起床开门出去。金乌:太阳。赫赫:灿烂耀眼。
⒄即换岁:就要换新一年的门神。桃符:用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二神形象,悬挂在门两旁以驱鬼避邪。
⒅谁其呼滕六:是谁在叫我滕六?谁?谁呀。呼:呼唤。
⒆为三白:为我送三件白东西。
【赏析】:
此诗作于元丰五年(1082年)冬,作者任徐州太守时。
开头四句写冬寒之景,渲染气氛,烘托出诗人对严寒天气的不满情绪,为后面抒怀作准备。
五、六两句由天气写到人事,诗人把仙人比为天上的神人,把地上的万物比作他们的仆从,而他们又突然收回神力,把大地万物都冻结了。这两句是诗人想象中的景象,也是他此时此地的心境的真实写照。
接着两句,描写风雪之夜,天地之间一片洁白。诗人以拟人的手法,把寒云比喻为人的四肢,把它们紧紧地抱住,使它们无法飞散。同时,诗人又用夸张的手法,说天地间的清气从四面八方升起,把寒冷的气氛驱散了。
中间八句,诗人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卷起书来坐在窗下,看着窗外的风雪交加,感叹岁月蹉跎,时光易逝,人生如梦。诗人用笔细腻,将内心的苦闷、忧愁和无奈写得淋漓尽致,充分表达了自己孤高、寂寞的心情。
结尾六句,诗人又把自己想象成仙人,把外面的世界看成了尘世,认为世间的一切都像是虚幻的影子,没有多少价值。最后一句,诗人把目光投向了外面,看见东方初升的太阳正在冉冉升起,预示着新的一年即将来临。而此刻,他又想到了新年里的门神、椒盘和桃符,感到有些孤单和寂寞。
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深远,表现了一种孤独、寂寞和无奈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