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处污池底,气张新雨馀。
交交还阁阁,疾疾更徐徐。
别制鼓吹曲,自吟蝌蚪书。
道人喧寂等,攲枕到华胥。
注释:
闻蛙:听见青蛙叫声。
族处污池底,气张新雨馀——在污水中栖息,气息被新的雨水洗涤过。
交交还阁阁,疾疾更徐徐——发出嘈杂的声音又变得寂静,快速又变得缓慢。
别制鼓吹曲,自吟蝌蚪书——另外创作了鼓吹的乐曲,自己则吟咏蝌蚪般的文字。
道人喧寂等,攲枕到华胥——道士们喧闹与寂静相交替,我倚着枕头进入梦中。
赏析:
《闻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五言古诗,描绘了诗人听到蛙叫时的感受和思考。
首联“族处污池底,气张新雨馀”描绘的是蛙子生活在脏污的池塘底部,其声音在刚刚经历过一场雨后显得更加响亮。这里的“族”字用得生动形象,将青蛙的生活状态描绘得淋漓尽致。
颔联“交交还阁阁,疾疾更徐徐”则通过描写蛙声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世界多变的感慨。这里的“交交”和“阁阁”都是形容蛙声的词语,分别描绘了蛙叫声的连续不断和间歇变化的特点。而“疾疾”和“徐徐”则是形容蛙声的节奏变化,从急促到缓慢,再到再次急促,似乎在诉说着生命的无常和世界的多变。
颈联“别制鼓吹曲,自吟蝌蚪书”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个性和才华。诗人在创作鼓吹曲的同时,还自吟蝌蚪般的文字。这里的“鼓吹曲”是一种古代的音乐形式,而“蝌蚪文”则是一种古老的文字形式,两者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尾联“道人喧寂等,欹枕到华胥”则描绘了诗人与道士们的交往以及自己的梦境。在这里,诗人与道士们一同喧闹、一同寂静,最后却倚着枕头进入了梦乡。这个梦境中充满了奇幻的元素,既有山川湖海,又有飞龙走凤;既有神仙鬼怪,又有美女佳人。整个梦境既虚幻又真实,既神秘又美好。
整首诗以蛙声为引子,通过对蛙声的描述和联想,抒发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同时,诗人在诗歌创作上也表现出了自己的个性和才华,使得这首诗成为唐代诗歌中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