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皋兰远路渐,灵龟何必为余占。
还家早似千年鹤,乖世元无六月蟾。
元叟为官犹号漫,陶翁未仕已名潜。
吴人终未谙羊酪,刚道莼羹似蜜甜。

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苏轼是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作以豪放洒脱、清新自然著称。他的作品广泛涉及政治、社会、历史、文化等多个领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下面将这首诗逐句解读:

  • 归来:回到故乡。
  • 渺渺皋兰远路渐:远处的皋兰(一种植物)显得越来越渺茫。
  • 灵龟何必为余占:灵龟没有必要来占卜我的未来。
  • 还家早似千年鹤:回到家中,时间仿佛过了千年。
  • 乖世元无六月蟾:违背世俗,没有像蟾蜍那样在夏天出现。
  • 元叟为官犹号漫:元叟(作者自称)当官时,仍然自号为“漫”。
  • 陶翁未仕已名潜:陶渊明没有做官时,就已经有隐居田园的名声了。
  • 吴人终未谙羊酪:吴地的人们终归不懂得羊奶的味道。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苏轼晚年的生活状态。他虽然已经退休,但依然保持着对政治的热情和关心。诗中的“还家早似千年鹤”,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而“乖世元无六月蟾”,则反映了他对世俗观念的不屑一顾,他认为只有像陶渊明那样淡泊名利,才能找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反映出人生哲理。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如皋兰、乌龟、鹤等,都富有象征意义,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和广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