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麋鹿合山林,无奈迂疏习已深。
食用且空犹种秫,典书未赎更修琴。
少豪论事唯扪舌,晚静观空颇得心。
莫笑山翁无事业,种花莳竹自成阴。

【注释】

1.花时留郡:指在州郡任职,因春天花开时节而留在那里。

2.归已初夏:已经到初夏季节。

3.食(sì)用:食物。

4.典书未赎:典书,典当书籍。未赎,还没有赎回。

5.扪(mén)舌:摸着舌头,形容说话不多,有话直说。

6.晚静观空:晚上安静下来,观察内心的空虚。

7.阴:荫蔽。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诗。全诗共六句,每句五字。前四句为第一联;后两句为第二联。整首诗的大意是:我向来就喜欢麋鹿和山林,但是因为迂疏的习惯已经养成,所以不能像他们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虽然现在只能食用粮食,但是还不忘种秫(一种谷物)来喂养牲口,尽管典当了书籍,但还是努力去修琴曲。年轻时豪情满怀,喜欢论事,但到了晚年却安静下来,看透世事,颇有心得。不要说我像山中老人那样没有事业,我自种花栽竹,也能得到一份乐趣。此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悟,以及他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人生观。

诗的前四句是说自己历来喜欢麋鹿和山林,但习惯成性,难以改变。麋鹿是古人认为的祥瑞之物,山林则是古人理想的隐居之地。这两句写出了自己对麋鹿和山林的喜爱之情。“无奈”二字写出了自己的无可奈何。麋鹿和山林,是古人理想的隐居之地。诗人在这里表现出了自己对此的追求和向往。“迂疏习已深”,意思是这种习惯已经形成了,难以改变。“食用”二字,写出了自己对麋鹿和山林的依赖。“犹种秫”,意思是仍然要耕种黍稷。这里写出了自己对麋鹿和山林的依恋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写自己虽然不能像麋鹿和山林那样自由自在地生活,但还是要努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典当书籍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修琴曲,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以及对自己音乐修养的重视。“更修琴”中的“更”字,写出了诗人的勤奋努力。

“少豪”两句写自己年轻时喜欢议论世事,但是到了晚年却能够看透世事,颇有一番心得。“扪舌”一词,写出了诗人直言不讳的性格,同时也表现出了他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的精神。“晚静观空”,写出了自己晚年时的心境。“颇得心”三个字,写出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

最后两句,诗人表示自己并没有像山中老人那样没有事业,而是通过种花栽竹来寻求乐趣。这里的“自”,表明了诗人主动选择的态度。“种花莳竹”,写出了诗人的生活情趣。“自成阴”,意思是自己种植的花花草草,也能够得到很好的照顾,从而得到一份快乐。

此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悟,以及他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人生观。诗人通过对麋鹿、山林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也表现出了自己的性格特点,敢于直言、勇于进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