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诗成语更酸,谁怜索米困长安。
圣朝有意台莱咏,高士无嫌桂柏寒。
闻道新书行入奏,少陪征棹慰馀欢。
一封临召君须出,山色溪光不可餐。
诗句释义及赏析:
- 留别诗成语更酸,谁怜索米困长安。
- “成语更酸”意指诗人在离别之际感慨万分,用“成语”比喻其心情的复杂与深沉。
- “索米”在这里比喻生活艰难,如同为朝廷搜求粮食一般。
- “困长安”说明诗人身处困境,可能因政治原因被贬至京城之外的某个地方。
- 整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同情。
- 圣朝有意台莱咏,高士无嫌桂柏寒。
- “圣朝”指的是当时的朝廷,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朝廷的关注和期待。
- “台莱咏”可能是指对朝廷中的某些人物或事件进行赞美或歌颂。
- “高士”指的是品德高尚的人,这里用来比喻自己或其他志同道合之人。
- “桂柏寒”形容环境艰苦,如桂花和柏树一样经受严寒。
- 整句反映了诗人对于朝廷的忠诚与期望,同时表达了对自己或他人不计较困苦环境的高尚情操。
- 闻道新书行入奏,少陪征棹慰馀欢。
- “新书”指新近撰写的书籍或文章,诗人通过听闻这些新书的内容而有所启发或思考。
- “入奏”意味着书籍内容被呈递到皇帝那里,可能涉及诗歌、文章等。
- “征棹”则是指征召船只,诗人即将被征召,准备离开。
- “慰馀欢”表达了诗人在离别前对余下的欢乐时光的留恋。
- 一封临召君须出,山色溪光不可餐。
- “一封临召”表明有急事召唤,诗人必须立刻出发。
- “君须出”中的“君”是对诗人或友人的一种称呼,强调了紧迫性。
- “山色溪光”形容旅途所见的自然美景,但诗人此时无心欣赏。
- “不可餐”意味着无法用眼前的景色来慰藉内心的忧愁或离别之苦。
-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面对离别的无奈与不舍,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珍视。
译文:
留别诗中我深感成语更酸涩,谁人会怜惜我索米的困境?
朝廷有意吟咏贤人事迹,高士无嫌于寒柏之境。
听说新书写入朝廷奏章,少陪征船让我心宽慰喜悦。
一封诏书召你立即离去,山水景色只能让人叹息。
赏析:
这首诗是汪解元在被朝廷召见时所写,表达了他对当前政治局势的忧虑以及个人命运的无奈。通过对比“成语更酸涩”与“索米困长安”,诗人展现了自己在困境中的坚持和对朝廷的忠诚。接着,他提到了“高士无嫌桂柏寒”,暗示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仍保持高洁品质。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即将离别的不舍与对自然的热爱,尽管面临分离的悲痛,仍试图从大自然的美中找到慰藉。整体而言,此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充分体现了作者在政治风波中的心境变化和个人品格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