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胜宫花闹九门,挽回和气入乾坤。
未教柳树夸青眼,先与梅花作返魂。
不见新蔬行节物,漫将一岁答春温。
病躯可是能顽巧,偏发天公造化恩。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十二月十七日病中立春》。诗中描述了立春时节的景象,以及作者对生活的感慨。
首句“彩胜宫花闹九门”,描绘了立春时节,皇宫里五彩缤纷的花朵盛开,热闹非凡的场景。这句诗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皇家宫廷的繁华与喜庆。
次句“挽回和气入乾坤”,则是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诗人希望将春天的到来,化作一股暖流,化解一切不和谐的因素,使天地间弥漫着和谐的气息。这里的“和气”一词,既指自然界万物的生长之气,也暗含了人世间的和谐氛围。
第三句“未教柳树夸青眼,先与梅花作返魂”,则是一种巧妙的对比。诗人没有让柳树去炫耀它的嫩绿新芽(青眼),却让梅花率先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仿佛拥有了重生的力量。这里的“青眼”和“返魂”,都是形容梅花生命力旺盛、生机勃勃的特点。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生命力顽强的赞美。
第四句“不见新蔬行节物,漫将一岁答春温”,则转向了对日常生活的关注。虽然立春时节,人们通常会准备一些应时的食物来庆祝这个节气,但诗人并没有看到这样的场景,反而觉得一年中的这个时候,人们应该更加关注健康饮食,而不是仅仅为了庆祝节日而浪费食物。这里的“行节物”和“答春温”,都是用来形容人们对春天到来的反应不同,有的人忙于庆祝,有的人却更注重养生。
最后一句“病躯可是能顽巧,偏发天公造化恩”,则是对生命的一种豁达态度。即使身患疾病,诗人仍然乐观地面对生活,认为这一切都是天公的安排,是上天赐予的恩惠。这里的“顽巧”和“造化恩”,都是强调生命的可贵和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这首诗通过对立春时节景象的描绘,以及对生活中各种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了诗人对自己健康状况的担忧以及对疾病的抗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