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红水绿斗春妍,长望江南忆乐天。
黄栗留鸣山寂静,野棠梨发树蔫绵。
楼台三竺将归路,气象西湖欲晚烟。
风物不殊乡国异,好寻归马问长阡。
诗句
- 花红水绿斗春妍,长望江南忆乐天。
- 黄栗留鸣山寂静,野棠梨发树蔫绵。
- 楼台三竺将归路,气象西湖欲晚烟。
- 风物不殊乡国异,好寻归马问长阡。
译文
- 花儿红艳水波碧绿相互映衬,春天的美景令人陶醉,我总是怀念那杭州西湖的美景。
- 黄栗子在山谷里发出清脆的响声,山间非常安静,野棠梨花盛开,树叶萎靡不振。
- 通往三座佛塔的路,我即将离开,但西湖的美丽景色让我仿佛置身于晚霞的烟雾之中。
- 虽然风物没有改变,但我的家乡已经发生了变化,我很想找到我的马匹,询问长眠在长巷的人是谁。
注释
- 花红水绿:形容春天花朵颜色鲜艳,水面波光粼粼。
- 长望江南忆乐天:长望着江南地区思念白居易。
- 黄栗:指黄栗树下的鸟鸣声。
- 野棠梨发树蔫绵:形容树木因天气变冷而叶子凋零的样子。
- 三竺:指杭州灵隐寺内的三座佛塔。
- 气象西湖欲晚烟:描绘了西湖傍晚时分的美景,云雾缭绕如烟雾般。
- 风物不殊乡国异:即使景物相同,但家乡已经发生了改变。
- 好寻归马问长阡:想要寻找一匹回家的马,并询问它的主人是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的诗作。首句“花红水绿斗春妍”描绘了春天时花儿的颜色鲜艳、水面波光粼粼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次句“长望江南忆乐天”则抒发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情回忆与怀念,特别是对诗人的挚友白居易的怀念。第三联“黄栗留鸣山寂静,野棠梨发树蔫绵”,以生动的自然意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又美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尾联“风物不殊乡国异,好寻归马问长阡”则表达了诗人在离开故乡后,对故乡的变化感到陌生,同时表现出了诗人对故土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寻归马”和“问长阡”的举动,传达了自己想要回到故乡的强烈愿望,以及对自己故乡的深厚情感。整首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故乡的深厚情感和无尽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