蹴天浪入白云层,四野都无一寸青。
挟万斛行风有力,著千人聚地成形。
庐峰映日开天绘,石砮沉渊记庙灵。
欲洗吏尘何日得,摩挲坡句傍危亭。
蹴天浪入白云层,四野都无一寸青。
注释:
蹴天浪:形容海浪翻滚如踏蹴天空一般壮阔壮观。
四野都无一寸青:四周田野上没有一丝绿色。
译文:
海浪翻腾如踏蹴天空般壮丽,四周田野上没有一丝绿色。
和晏司法吴城山道中韵三首其一
挟万斛行风有力,著千人聚地成形。
庐峰映日开天绘,石砮沉渊记庙灵。
欲洗吏尘何日得,摩挲坡句傍危亭。
注释:
挟万斛:形容波涛汹涌如挟带万斛之水的力量。
著千人聚地成形:形容海浪拍打地面,形成无数泡沫,犹如千人聚集在一起。
庐峰:指庐山的峰峦,映照在日光下的山峰仿佛画卷般美丽。
石砮(nǔ)沉渊:古代一种雕刻在石柱或石碑上的装饰性图案,寓意着深远的纪念意义。
欲洗吏尘何日得:想要洗净官场上的污浊,何时才能实现。
摩挲(shāo):轻轻抚摸。
坡句:即王安石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了春天的景象。
危亭:高耸入云的亭子。
译文:
波涛汹涌如挟带万斛之水的力量,拍打着地面,形成无数泡沫,宛如千万人聚集在一起。在阳光照耀下,庐山的峰峦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而石柱上的石砮沉渊,则代表着人们对历史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我渴望洗净官场上的污浊,却不知何时能够实现。每当我轻轻抚摸王安石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都会想起那些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风光。站在高耸入云的亭子里,望着远方的风景,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在吴城山道中所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中通过“蹴天浪”、“挟万斛”等词语,形象地展现了海浪的壮阔与力量,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豪迈与坚定。而“庐峰映日开天绘”一句,则是对庐山美景的赞美,展现了庐山独特的魅力和历史底蕴。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体现了王安石诗歌的独特风格和深厚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