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前壬午甫能冠,甲子周回有此年。
方寸可耕宁要地,须臾毋死尚观天。
史无一事贤黄宪,士有终身感鲁连。
万里梅花一樽酒,青山不尽水无边。
这首诗是作者在壬午年元旦试笔有感而作,表达了对前辈的怀念之情。
第一节:
- 诗句解释:
- “记前壬午甫能冠”:指的是在壬午年(即元朝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刚成年就能中状元。”冠”在这里指的是科举考试中的状元称号。
- “甲子周回有此年”:这里的”甲子”是指天干地支中的一个周期,也就是60年。”周回”是指循环,”此年”指的是这60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这个60年的大周期中,又有一年来到了。
- 译文:
回忆起当年我刚能中状元的时候,如今又过了一个60年轮回,又是一个新春到来。
- 关键词注释:
- 壬午:指元朝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
- 状元:科举考试中的第一名,代表最高的荣誉和地位。
- 赏析:
第一句回忆了作者年轻时的成就,表达了对自己过去努力的肯定和自豪。第二句则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人生的循环,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第二节:
- 诗句解释:
- “方寸可耕宁要地”:方寸,古代认为人的心中可以种植庄稼,比喻心性或精神。”耕”在这里指的是耕耘,比喻培养自己的品德或才能。”宁要地”意思是宁愿选择好的土地也不放弃。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培养自己的心灵田地时,宁愿耕耘也不要放弃。
- “须臾毋死尚观天”: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即使生命有限,也要像抬头看天空一样去思考和观察。”须臾”指的是片刻,”毋死”即不要死亡,”观天”则是仰望天空,寓意要有远大的志向和追求。
- 译文:
在培养心灵田地时,宁愿耕耘也不愿放弃,即使是短暂的生命也要像仰望天空一样去思考和观察。
- 关键词注释:
- 方寸:这里指内心世界,比喻心灵或精神。
- 宁要地:宁愿选择好的土地也不放弃,比喻坚定的决心和毅力。
- 须臾:片刻,形容时间很短。
- 赏析:
第二句强调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即使在有限的生命中也要追求更高的理想和目标。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第三节:
- 诗句解释:
- “史无一事贤黄宪”:黄宪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名士,他的行为在当时被认为非常高尚。这里的”事”指的是行为或事迹。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历史上没有哪一个人能做到像黄宪那样高尚无私。
- “士有终身感鲁连”:鲁连指的是战国时期的鲁仲连,他曾经为了救赵国,不惜与秦军对抗,表现出极高的忠诚和勇敢。这里的”士”指的是士人或知识分子。整句话的意思是说,有志之士应该以鲁连为榜样,终身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表达出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译文:
历史上没有一个人物能像黄宪那样高尚,士人应该以鲁连为榜样,终身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 关键词注释:
- 黄宪:东汉时期的名士,以高尚的行为著称。
- 鲁连:战国时期的名士,以忠诚和勇敢的品质闻名。
第四节:
- 诗句解释:
- “万里梅花一樽酒”:这里的”万里”指的是遥远的距离或范围。”梅花”通常在寒冷的冬天盛开,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一樽酒”指的是一杯酒,表示庆祝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尽管距离遥远,但是有梅花相伴的一杯酒也能让人感到温暖和喜悦。
- 译文:
虽然距离遥远,但只要有梅花相伴的一杯酒就能让人感到温暖和喜悦。
第五节:
- 诗句解释:
- “青山不尽水无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青山永无止境,水也无边无际,形容大自然的壮美和辽阔。
- 译文:
青山连绵不绝,水波荡漾无边。
- 赏析:
最后两句是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这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