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绝霜枝冠顶开,被人俗了说花魁。
此花骨相神仙做,市卒能仙为姓梅。
【注释】
黄立轩:作者的朋友,字立轩。梅诗十首:指《梅》的一首首诗。霜枝:冬月里挂霜的树枝,即梅花。俗了:被世人认为是花魁,即美女之意。骨相:骨骼的轮廓形状。神仙:道家对修道成仙者的一种称呼,此处泛指超凡脱俗者。市卒:普通百姓。能仙:能修炼成神仙,此处泛指有仙风道骨的人。
【赏析】
此诗是诗人与友人的酬唱之作。诗人赞美了梅花的超逸高洁之品格和傲岸不屈的性格。
首联“清绝霜枝冠顶开,被人俗了说花魁。”起得突兀,用笔不凡,一开头就把人引入一个清新幽雅的境界中来。霜枝,即冬月里挂霜的树枝,这里指的就是梅花。“冠顶”二字,把梅花放在众花之首,突出了它的高贵。然而,诗人并不因此沾沾自喜,而是进一步加以反诘:“清绝”之后,还说什么“俗了”,这就表明诗人对世俗之见不以为然,而只看到梅花本身的品格。“被人俗了”,就是被庸俗之人看低了的意思。
颔联“此花骨相神仙做,市卒能仙为姓梅。”承上启下,由对梅花品格的称颂过渡到了对梅花命运的感慨。“骨相”、“神仙”二词,一正一反,一实一虚,极尽对比之妙。“骨相”二字,是说这梅花的骨格、形态,像是一位仙人所雕琢而成,它既不同于一般的花卉,也不同于凡俗之物;“神仙”二字,则是指梅花的这种骨格,仿佛一位神仙所特有的。“骨相”一词,既是对梅花本身特征的高度概括,也是对梅花所象征的那种高洁品格的生动描绘,同时还是诗人对梅花人格化、理想化的赞颂,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市卒能仙为姓梅”,则是从反面来写梅花的品格。“市卒”二字,既指一般平民百姓,也可理解为那些追求名利之徒;“姓梅”二字,则是指那些以梅为荣、以梅为傲的人。“能仙”二字,则是指他们能够做到像梅花那样傲岸不屈、高洁脱俗。这一联是对首联的具体化、形象化,也是对梅花品格的深化和发展。
诗人不仅通过对比和拟人手法对梅花的品格进行了赞颂,而且还通过对梅花命运的感叹,表现了自己对现实的看法。诗人认为,世俗之人之所以将梅花看得那么低,是因为他们不懂得欣赏梅花的高洁品格和傲岸性格。而那些真正懂得欣赏梅花的人,则能从中汲取到一种精神力量,从而在现实生活中保持一颗高洁之心。因此,诗人得出结论:“市卒能仙”,只要他们能像梅花一样傲岸不屈、高洁脱俗,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这就是诗人对梅花品格的深刻理解与高度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