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国惬幽尚,复此尘外亭。
朱阑出烟雨,掩苒交回汀。
野鹜自争食,霜鸥飞冥冥。
如何渔翁醉,大浪摇不醒。

赋曾氏江亭

江国惬幽尚,复此尘外亭。

朱阑出烟雨,掩苒交回汀。

野鹜自争食,霜鸥飞冥冥。

如何渔翁醉,大浪摇不醒。

【注释】

  1. 赋:这里指题咏。
  2. 曾氏:曾几(1169年—1234年),字南渡,南宋诗人。
  3. 江国:泛指南方的江河国家。
  4. 惬:满足,愉快。
  5. 幽尚:幽雅而高尚。
  6. 复:又,再。
  7. 尘外:尘世之外。
  8. 朱阑:红色的栏杆。
  9. 烟雨:云雾缭绕的细雨。
  10. 掩苒:摇曳。
  11. 交回:交错。
  12. 野鹜:水鸟,即鹜鸭。
  13. 霜鸥:白色的鸥鸟。
  14. 冥冥:昏暗的样子。
  15. 如何:何以,怎样?
    【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是曾几对江景的赞美之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江边景色,表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情感。
    诗人描绘了江国的景色,江边的景色让人感到十分舒适和高雅。这种感受源于江国的环境,这里的江国指的是江南地区,有着美丽的山水风光,环境优雅宜人。
    诗人描述了江边的亭子,这个亭子位于江边,远离尘嚣,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这种描述既表现了亭子的地理位置,也表达了诗人对此地的喜爱之情。
    诗人描绘了江边的景象,包括朱阑、烟雨、掩苒、交回等词语,这些词语共同营造出一种朦胧而优美的画面,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诗人描述了江边的水鸟和白鸥,它们在江边自由自在地生活着,与自然和谐相处,没有受到任何干扰。这种描写既展现了江边的生态环境,也表达了诗人对此地的喜爱之情。
    诗人以“如何渔翁醉,大浪摇不醒”作为结尾,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渔翁醉于美景中的赞叹之情。同时,这句话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思考,他感叹自己的心境无法与渔翁相媲美,只能在梦中领略江边的美丽景色。
    这首诗通过对江边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渔翁醉酒情景的描绘,表现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和艺术造诣,使其成为一首优秀的五言绝句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