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寂寥春雨晴,江边冉冉春潮平。
相逢未尽斗酒醉,相送又速孤舟行。
篁竹穷锁秋浦郡,烟波渺隔无为城。
音尘两地不千里,勿使负君金玉声。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局部的意思进行归纳分析,可从“江上寂寥春雨晴,江边冉冉春潮平”两句中概括得出诗人送别陈翘时,正值江南烟雨蒙蒙,江水涨潮,春意盎然;又从“相逢未尽斗酒醉,相送又速孤舟行”两句中可知诗人和陈翘离别之际,他们两人都畅饮美酒,直到日落时分才依依不舍地分手,可见两人关系密切。
2.本题考查对诗词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对诗歌的语言、形象、技巧及思想情感等进行分析,可从诗歌的意境、表达的情感、运用的技巧、语言风格、遣词造句等方面具体分析。本诗开头四句写送别时的环境、气氛、人物心情以及彼此的关系,为下文作铺垫,也为全诗定下了基调。结尾两句点明离别的原因:音尘两地不千里,勿使负君金玉声。言出必行,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殷切期望之情,也反映了他当时处境的窘迫。
3.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是“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点”,然后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最后分析其作用即可。本诗首联写景,颔联写事,尾联抒发离别之情,全诗结构谨严,层次分明;语言精炼自然,清新明快;善于捕捉景物特征,描绘生动传神;善于用典入诗,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据此分析回答即可。
【答案】
(1)江上春雨初霁,江面春潮渐退,江岸春花烂漫,江畔景色优美,诗人送别陈翘时正值江南春色满目,春意盎然。(或:诗人在春雨初霁后与友人告别,江上波光粼粼,江岸柳絮飘飘,诗人送别陈翘时正是江南春色满目,春意盎然之时)。
译文:
江上的景色多么寂寞啊!春天的细雨已经停了,江边的春潮也渐渐平静了。
我们刚刚相遇时,还在一起痛饮了一顿;如今你又要乘着小船离去,真是让人留恋不已!
江边的竹林把秋浦县紧紧地锁住了,烟雾笼罩的江面把无为城的轮廓隔得远远的。
音信往来相隔千里之外,千万不要辜负了你的高洁声誉啊!
赏析:
这是一首惜别之作。作者通过写景抒发离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眷恋。
首联写景,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气氛。江上春雨初霁,江面春潮已涨,而送别的友人却乘舟远去,这怎不让诗人感慨万分呢?一个“寂寥”字烘托出了江上无人的冷落景象。一个“晴”字又写出了天气放晴后的明朗景象。一阴一晴,对比鲜明,使人顿生惆怅之感。江岸春花烂漫,江畔景色优美,但此时诗人却无心欣赏。因为此时他正处在一个“春意盎然”的时节里,他的心情也像春水一般荡漾。
颔联叙事。“未尽”二字表明诗人与友人离别之际,两人都畅饮美酒到了日落时分才依依不舍地分手,可见两人关系密切。“斗酒”一词,既表现两人相聚时的欢畅,又表现两人分别时的难舍。一个“相送”字,又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一个“又速”字,写出了友人要乘船离去时诗人的急迫心情。这一句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实写二人的离别之情,虚写二人的饯别之景。
颈联写送别友人时的环境、气氛、人物心情以及彼此的关系。篁竹指竹林。江边的竹林把秋浦县城紧紧锁住,烟波渺茫地把无为城隔断在遥远的天边。“穷”字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一片深情;“渺隔”二词则写出两人分别后的距离遥远。一个“穷”字又暗示出二人分别后的孤独凄凉。
尾联抒情。“音尘”二字点明离别的原因:“音尘两地不千里,勿使负君金玉声。”言出必行:不要辜负我对你的一片真诚的祝愿,不要让我们的友情像那虚无缥缈的云烟一样消失在茫茫人世之中!
全诗结构谨严,层次分明;语言精炼自然,清新明快;善于捕捉景物特征,描绘生动传神;善于用典入诗,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