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隐当时意已深,近来全废是清吟。
一春只为风雷变,尽日闲观天地心。
闻道丹炉初候火,能教瓦砾化成金。
果然成得知何用,不似瓜庐种紫蔘。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问隐当时意已深”: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隐逸生活的兴趣和向往。通过询问赵天乐是否已经深入研究过隐士的学问或生活,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那种远离尘嚣、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方式的赞赏之情。
注释: 问隐 - 询问隐士的生活状态;当时 - 过去的时期;意已深 - 兴趣已经非常浓厚。
赏析: 这一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隐士高洁生活的认同。

2. “近来全废是清吟”:

这里表达的是作者近期不再进行传统的清吟诗歌创作,而是转向其他形式的艺术活动。这里的“全废”意味着彻底放弃,而“清吟”则通常是指吟唱诗歌,表达内心的情感。
注释: 清吟 - 指吟诵诗歌;废 - 停止;是 - 表示判断;全 - 完全;吟 - 歌唱。
赏析: 这一变化可能反映了作者在艺术追求上的新方向,或者是对当前生活状态的一种反思和调整。

3. “一春只为风雷变”: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感和关注。春天里,风雷的变化往往伴随着天气和季节的转换,因此诗人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这些变化上。
注释: 为 - 由于;一春 - 整个春天;只为 - 仅仅是因为;风雷变 - 风和雷的变化。
赏析: 这句反映了诗人观察自然现象的细致入微,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界变化的敏感和热爱。

4. “尽日闲观天地心”:

在这里,“尽日”指的是一整天的时间,而“闲观天地心”则是形容诗人整日都在静静地观察和思考宇宙和人生的奥秘。
注释: 尽日 - 一整天;闲观 - 静静地观察;天地心 - 指宇宙或自然的本质。
赏析: 此句表达了一种哲学式的沉思,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深入思考人生和宇宙的哲理。

5. “闻道丹炉初候火”:

这里提到的“丹炉”通常指的是炼丹炉,是中国古代用来炼制药物的器具。“初候火”则是指刚刚开始准备加热。这里可能寓意着某种新的尝试或开始。
注释: 闻道 - 听说;丹炉 - 用于炼丹的炉子;初候火 - 刚刚开始加热。
赏析: 这句诗可能暗示着作者即将开始新的尝试或探索,也可能反映出他对传统炼丹术的兴趣。

6. “能教瓦砾化成金”:

这是对“金石之精”的一种夸张描述,用来形容通过某种方式将普通材料转变为珍贵的材料。这里可能暗喻通过努力和智慧,即使是最普通的人也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转变。
注释: 瓦砾 - 普通的砖头碎片;化成金 - 变成珍贵的金子;金石之精 - 指金属的精华。
赏析: 这句诗鼓励人们要有信心和决心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即使起点平凡,只要坚持不懈,也能成就非凡。

7. “果然成得知何用”:

这一句表达了一种疑问,即真正的成就或成功是否有实际用途或意义。这里的“果然成知”可能指的是通过实践和经验获得的真知灼见,而“何用”则表达了对这种认知价值质疑的态度。
注释: 果然成知 - 确实通过实践经验获得的知识;知 - 知识;何用 - 有什么用处;用 - 使用。
赏析: 这句诗反映了作者对知识和成功意义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他的哲学思考深度。

8. “不似瓜庐种紫蔘”:

最后一句与第一句形成了呼应,强调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同时提出了对比和反思:“不似”表明不是所有隐居都能带来真正的心灵宁静,而“种紫蔘”则是一种比喻,象征着通过种植药材来获取利益或回报的行为。
注释: 不似 - 不像;瓜庐 - 指简陋的住所;种紫蔘 - 种植紫参(一种草药)。
赏析: 这句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批判态度,以及对真正内心平静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