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秀水拍桥深,闻说幽堂绿可临。
自愧尘埃逢泽上,空思潇洒太湖阴。
经台罢讲吹红烬,斋钵留生下翠禽。
应是禅机终息处,不须此外觅双林。
解析:
- 静照堂
- 这是一首诗的名字。静照堂可能是指一个僻静的地方,供人静坐思考的地方。
- 去年秀水拍桥深,闻说幽堂绿可临。
- 这是诗的第一句。“去年”指的是过去的一年。“秀水拍桥深”形容的是秀水(一种美丽的河流)拍打着桥的深处,给人一种深邃、深远的感觉。
- “闻说幽堂绿可临”是诗人对某个地方的描述。“幽堂”通常指代一个幽静、清幽的地方。“绿可临”意味着这个幽静的地方绿意盎然,仿佛可以接近。
- 自愧尘埃逢泽上,空思潇洒太湖阴。
- 这是诗的第二句。“自愧尘埃逢泽上”中的“尘埃”指的是世俗的烦恼和困扰,“逢泽上”表示在尘世中,感到自己像是沾上了尘埃一样。
- “空思潇洒太湖阴”中的“潇洒”是一种超脱世俗、自在的生活状态,“太湖阴”则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名或自然景观。
- 经台罢讲吹红烬,斋钵留生下翠禽。
- 这是诗的第三句。“经台罢讲”可能指的是某个宗教场所或者学问机构结束讲课的场景。“吹红烬”描述的是落日时分,红色的晚霞映照在灰烬之中。
- “斋钵留生下翠禽”中的“斋钵”是僧人用来吃饭的工具,“留生下翠禽”则可能意味着在寺庙里留下了生活的痕迹,或者是看到了鸟儿在天空飞翔。
- 应是禅机终息处,不须此外觅双林。
- 这是最后一句,也是整首诗的总结。“应是禅机终息处”中的“禅机”指的是禅宗的思想精髓,“终息处”意味着这个地方可能是禅宗思想最终安放的地方。
- “不须此外觅双林”中的“双林”可能指的是两个树林,或者是佛教修行的两种境界。诗人认为,这里就是禅宗思想的终极归宿,不必再去其他地方寻找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地方的风景和氛围,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宗思想的理解和感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想象,将禅宗的思想融入到诗歌当中,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宁静致远的人生态度。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这个地方的描述,表达了对于人生归宿的思考,以及对心灵平静的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