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见杭人说洞霄,恨无双翼兴飘飘。
恍观石势如蟠兽,静听泉声若春韶。
既想洞天多窈妙,更知仙境绝尘嚣。
官游到此劳人甚,准拟时来酌一瓢。

每见杭人说洞霄,恨无双翼兴飘飘。

恍观石势如蟠兽,静听泉声若春韶。

既想洞天多窈妙,更知仙境绝尘嚣。

官游到此劳人甚,准拟时来酌一瓢。

注释:

  1. 每见杭人说洞霄:常听说杭州人说洞霄,洞霄山是道教名山之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北部的富阳区境内。这里的“杭人”指的是杭州当地的居民或游客。
  2. 恨无双翼兴飘飘:遗憾的是自己没有翅膀,无法自由飞翔,只能远远地仰望这座美丽的山峰。
  3. 恍观石势如蟠兽:恍惚之间,我仿佛看到了岩石的形状像一头盘旋的野兽。这里形容岩石的形状奇特、壮观。
  4. 静听泉声若春韶:静静地听着泉水的声音,就像春风拂过一样温柔悦耳。这里以春天的风声比喻泉水的声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喜爱和向往。
  5. 既想洞天多窈妙:既然想到洞天之中有很多美丽的地方,又知道仙境之中没有尘埃和喧嚣。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仙境中宁静、优美景色的向往之情。
  6. 更知仙境绝尘嚣:更加明白仙境之中远离了世间的尘世喧嚣与繁华。这里强调了仙境中的清幽与宁静。
  7. 官游到此劳人甚:当官的人来到这里会非常劳累,因为这里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这里的“官游”指的是官员或官吏们游览山水名胜。
  8. 准拟时来酌一瓢:我预计在闲暇的时候来这喝一杯水,享受片刻的清凉。这里的“酌一瓢”指的是品茶或饮酒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对于休闲时刻的渴望和期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杭州洞霄山美景的诗作,通过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展现洞霄山的自然之美。全诗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诗意,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诗中还蕴含着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