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尾苍茫四际同,嵬峨岩石奠城东。
云连波白蒸鳌柱,月带潮青结蜃宫。
夹树烟笼花气舞,半炉香映日光融。
苍藤满砌依岚翠,应许乘槎贯斗中。

诗句释义

1 候涛山: 描述山名,位于东边的高地上。

  1. 闾尾苍茫四际同: 指山的尽头,与四周的自然景色融为一体。
  2. 嵬峨岩石奠城东: 高大的岩石屹立于城市东部,形成坚固的屏障。
  3. 云连波白蒸鳌柱: 云雾缭绕,波涛如白色蒸气般升腾,如同海中的仙鳌支撑着天空。
  4. 月带潮青结蜃宫: 月光映照下,海浪呈现出青色,仿佛形成了蜃楼般的宫殿。
  5. 夹树烟笼花气舞: 树木之间弥漫着烟雾,花瓣在风中飘动,如同舞蹈。
  6. 半炉香映日光融: 半边炉火散发出的香气与阳光相融合。
  7. 苍藤满砌依岚翠: 苍翠的藤蔓爬满了墙头,与周围的山峦融为一体。
  8. 应许乘槎贯斗中: 这里暗指通过某种方式(可能是神话中的“木筏”)穿越星空。

译文

候涛山巍峨耸立,其巅连接天际,与四周自然景色融为一体。巍峨岩石矗立于城市之东,成为坚固的屏障。云雾环绕波涛如白蒸气,仿佛海中的仙鳌支撑着天空。月亮照耀下,海水呈现青色,犹如幻境中的蜃楼。树枝间烟雾缭绕,花瓣随风起舞,宛如空中舞者。半边炉火散发的香气与阳光交融。苍翠的藤蔓攀附在墙上,与山峦相互映衬。此景令人向往,是否真能借助木筏穿越星辰大海?

赏析

这首诗是一幅生动的水墨画卷,描绘了候涛山的自然景观和神秘氛围。从首句开始,诗人便用“闾尾苍茫四际同”来描绘山的壮丽与辽阔,给人一种雄伟、庄重的感觉。紧接着,“嵬峨岩石奠城东”进一步描绘了山石的坚固与高大,为整首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后的诗句中,诗人用“云连波白蒸鳌柱”和“月带潮青结蜃宫”来描绘天空的变幻和海洋的神奇,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和神秘色彩。这些诗句不仅展示了候涛山的自然之美,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苍藤满砌依岚翠”和“应许乘槎贯斗中”两句则将画面引向了一个更加神秘的方向。这里的“苍藤满砌”和“倚岩翠”,描绘了候涛山上植被茂盛的景象,而“应许乘槎贯斗中”则暗示了诗人心中对于探索未知世界的向往和期待。

这首诗通过对候涛山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也激发了读者对于自然和宇宙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