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于我尽无穷,到处溪山尽借侬。
他日结茅临水上,主人应不吝山翁。

【注释】

石山素不驻足:指石山没有留下我的痕迹。偶一徘徊:偶尔停下来徘徊。心甚乐之:心里很是喜欢。他日:指未来的日子,将来的某一天。结茅:建茅屋。借亭:即借亭子、借亭下的意思。未知主人然乎否也:意思是说不知道这主人是否肯把亭子让给我。然:承认。乎:语气助词,表疑问。否也:是否肯呢?成二绝:写成两首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在石山时写的一组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自己隐居生活的一种惬意和满足。

第一首诗开头两句“石山素不驻足偶一徘徊心甚乐之”,意为石山从不停留,只是偶尔停下来徘徊,心里觉得很快乐。这里的“素”字表明诗人对石山的态度是欣赏和赞美,而“徘徊”则表达了他对石山的喜爱和留恋。结尾一句“他日结茅名曰借亭未知主人然乎否也”则是对未来的设想,希望能够在某个未来的日子里建一座茅屋,名为“借亭”,不知道主人是否会答应。这里既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憧憬,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珍惜。

第二首诗开头两句“老天于我尽无穷,到处溪山尽借侬”,意为老天对我充满了无尽的恩赐,到处的溪山都让我受益匪浅。这里的“尽无穷”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而“尽借侬”则表明了诗人对大自然的依赖和利用。结尾一句“他日结茅临水上,主人应不吝山翁”则是对未来的期盼,希望在未来能够建一个茅屋,站在水上眺望周围的美景,而且主人应该不会吝啬地拒绝我的请求。这里既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憧憬,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感恩和对他人的尊重。

这两首诗通过对石山和自然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珍惜,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