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闺还是佛中身,只采蘋花了世尘。
闲度芳年孤月晓,贵联戚畹一庭春。
青枝路接稿砧近,瑞锦辞翻黄绢新。
我亦卜邻平乐里,忍听歌薤咽清晨。
【注释】
- 裴府:指唐代诗人、宰相裴度。陈夫人:即陈淑妃,唐宪宗的贵妃。挽歌词:即悼亡诗。
- 玉闺:指女子居住的内室。身:本体。“佛中身”:佛教称人死后化为一佛,故云“佛中身”。
- 世尘:世俗之尘,比喻人生世事。
- 芳年孤月晓:美好的春夜。芳年,青春。孤月晓,独对新月的清晨,暗喻人生短暂的青春时期。
- 贵联戚畹:指显贵之家或亲眷。戚畹,汉时皇帝的属官及亲属,后泛指皇亲国戚。庭院,原指帝王宫苑,这里代指裴家花园。
- 青枝:指花木的绿叶部分。路接稿砧:指花木生长的道路和采摘花果的砧板相连接。案(zhen)砧,古代用来捣衣的石墩,此处借指种植花木的地方。
- 瑞锦辞翻黄绢:指用华丽的锦缎制成的祭奠品,其上书写的是黄色的丝帛文字。瑞锦,华美的织物。黄绢,黄色的丝织品,这里指祭文。
- 我亦卜邻平乐里:我也要在平乐里找个邻居。平乐里是当时长安城的一条街道名,位于城北。
- 忍听歌薤(xiè)咽清晨:不忍心听《薤露》曲调在清晨唱起的声音,薤(xiè)是古琴曲名,这里借指丧歌。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宰相裴度为陈淑妃撰写的挽词,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妻子深深的怀念和哀悼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句“玉闺还是佛中身”,描绘了陈夫人生前所处的环境和地位。玉闺,即内室,是女子所居住的地方。佛中身,比喻人死后化为佛身,也暗示了陈夫人生前的身份地位。
第二句“只采蘋花了世尘”,表示陈夫人生前生活朴素,不贪世间繁华,只注重内心的宁静与纯净。这句诗也反映了作者对陈夫人品德的赞美和敬意。
第三句“闲度芳年孤月晓”,描绘了陈夫人度过美好青春年华的情景。这里的“芳年”指的是春天,“孤月晓”则形容了夜晚的寂静与美丽。这句诗通过描绘陈夫人的青春岁月,表达了作者对她的深深怀念。
第四句“贵联戚畹一庭春”,描述了陈夫人所在的家庭环境,以及她与家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这里的“贵联戚畹”指的是显赫的家庭或亲眷,而“一庭春”则形容了家中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景象。这句诗展现了陈夫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最后一句“青枝路接稿砧近,瑞锦辞翻黄绢新”,则是从侧面描绘了陈夫人的生活状态。青枝路指的是花木生长的道路,而稿砧则是指种植花木的地方。瑞锦辞翻黄绢新则意味着用华丽的锦缎制成的祭品上的祭祀文字,寓意着陈夫人一生的美好与尊贵。
整首诗歌通过对陈夫人生前生活环境、性格特点以及与家庭、亲人之间的关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陈夫人深深的怀念和敬仰之情。同时,通过对陈夫人生活的描绘,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