谠议开帷幄,仁风逐旆旟。
生灵瞻用舍,贤俊入吹嘘。
去位犹忧国,终身不废书。
传家无异物,惟挂旧安车。
【注释】
谠议:正直的言论。司徒杜正献公:指杜正献,即杜衍。司徒:官名,掌管国家土地及人民,兼管农业。杜衍曾任此职。开帷幄:指开导劝谏,发表意见。仁风:仁慈的政治风气。逐:追随。旆(piè)旟(yú):旗,这里指旌旗,古代帝王所乘的车辆。生灵:民众。瞻:看。用舍:指任用和罢免,意谓君主用人不拘一格。贤俊:指有才德的人。吹嘘:吹捧、抬举。去位:离任。忧国:为国担忧。终身:一辈子。废书:不读书。传家:传宗接代。无异物:没有多余的东西。惟:只。挂:挂着。旧安车:旧时的车子。
【赏析】
此诗是杜甫于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冬,因避乱在洛阳时写的,当时杜衍已去世。诗中表现了对杜衍一生的颂扬和对朝廷的眷恋之情。
开头两句写杜衍的为人,“谠议”是直率的议论,“仁风”是仁慈的政治风气。诗人赞杜衍为政公正无私,善于进言规劝君王,因而能博得皇帝的敬重,并受到人们的爱戴。
第三句说杜衍离开朝廷后,仍然关心国事。他虽然已经退休,但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仍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大事。
第四句是说杜衍虽已辞官在家,但仍不失为贤人君子,其声望很高,连贤人君子都来向他请教、仰慕。
第五句写杜衍虽然已离朝任职,但并未放弃读书,而是终身不废读书之志。
第六句是对杜衍的颂扬,说他虽已辞官在家,但并无什么可留恋的东西。他的惟一愿望就是能够继续辅佐君王,为国家出谋划策。
末二句写杜衍的家风。他一生清廉简朴,家中除了书籍外别无其他财物。但他却很满足,因为他挂念的是故居旧物。这反映了杜衍的淡泊名利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