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朝日照崔嵬,车骑雍容下禁台。
清景每将诗思遣,高情不为宠名回。
山林岂要须长往,轩冕当知是傥来。
欲与明公论出处,会乘飞雪旁金罍。

注释:

  1. 天门:指朝天宫。朝天宫是宋代皇家的宫殿,在今北京市南端。崔嵬:高耸的样子。
  2. 清景:美好的景色。
  3. 宠名:皇帝所加的尊号。回:退隐的意思。
  4. 长往:长久地居住。
  5. 傥来:偶然来到。
  6. 明公:对别人的尊称。出处:出处,比喻事物发展的起始和归宿。这里是指人的生活选择。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清晨骑马出宫时,看到天门朝天的景色,有感而发,写下的一首五言诗。全诗以”清景”、”高情”、”山林”、”轩冕”为关键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名利看淡的态度,以及对于人生归宿的思考。
    首句”天门朝日照崔嵬”,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朝天宫景象,朝天宫是宋代皇家的宫殿,在今北京市南端,是古代帝王的重要场所。这句诗通过”日照崔嵬”,展现了朝天宫的宏伟壮丽。
    第二句”车骑雍容下禁台”,则描绘了作者在朝天宫下的马车上,从容不迫的行走情景。这里的”雍容”,形容作者的举止从容,态度优雅。
    第三句”清景每将诗思遣”,则是说作者常常用美好的景色来激发自己的诗思。这里的”清景”,既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的美好景色,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清明。
    第四句”高情不为宠名回”,表示作者并不因为自己的地位高,名声大就感到满足或者骄傲。这里的”高情”,可以理解为高尚的情操,也可以理解为对名利看淡的态度。
    第五句”山林岂要须长往”,表示作者并不一定要长久地居住在山林之中。这里的”岂要”,可以理解为不需要,也可以理解为不要。
    第六句”轩冕当知是傥来”,表示作者认为富贵荣华都是偶然来的,并不是真正的归宿。这里的”傥来”,可以理解为偶然而来,也可以理解为暂时的。
    最后一句”欲与明公论出处,会乘飞雪旁金罍”,是说作者想要和明公(指别人)讨论一下人生的出处(即生活选择),并希望能像飞雪旁的金罍一样,度过一个美好的人生。这里的”金罍”,可以看作是一种象征,代表着美好和富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