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炉峰色压群山,仰眺频攲使者冠。
江面烟波摇紫翠,佛宫金碧照晴寒。
密藏幽谷梅千树,散走鸣泉竹万竿。
今日顿惊尘虑尽,一章佳句雪中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描绘了庐山的美丽景色和李白与詹叔的游历体验。下面是对每一联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联:“香炉峰色压群山,仰眺频欹使者冠。”

  • 香炉峰:指的是庐山的一个著名山峰,其形状酷似香炉,因此得名。
  • 压群山:形容香炉峰的高大,仿佛能压制周围的其他山峰。
  • 仰眺:从高处向下望。
  • 频欹使者冠:频频低下头来欣赏风景,好像是古代使者戴的帽子(使者冠)一样。
  • 注释:描述了站在庐山上,远望四周连绵不断的山峰,被香炉峰的壮丽景色所吸引,不禁低头沉思。
  • 赏析:这一联展现了诗人对庐山美景的赞叹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他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第二联:“江面烟波摇紫翠,佛宫金碧照晴寒。”

  • 江面烟波摇紫翠:形容江面上的水汽缭绕,色彩斑斓,如同紫色和翠绿色的波浪在水中摇曳。
  • 佛宫金碧照晴寒:指庐山上的寺庙金光闪耀,建筑精美,在晴朗的天气下显得更加耀眼。
  • 注释:描绘了庐山的自然景观和宗教建筑的美,让人感受到佛教文化的氛围。
  • 赏析:这一联通过色彩和光影的对比,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美景和宗教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宗教的深厚感情。

第三联:“密藏幽谷梅千树,散走鸣泉竹万竿。”

  • 密藏幽谷:形容山谷深处,树木丛生,隐蔽而幽静。
  • 梅花千树:指山谷中生长着成千上万的梅花树。
  • 鸣泉竹万竿:指山谷中有无数的竹子,它们随着水流的声音发出悦耳的声音。
  • 注释:具体描述了庐山的自然景观和植被,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
  • 赏析:这一联通过描绘山谷中的梅花和竹子,展现了庐山的生态之美,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第四联:“今日顿惊尘虑尽,一章佳句雪中看。”

  • 今日顿惊尘虑尽:指今天突然感到一切世俗的烦恼都已消失,心灵得到了净化。
  • 章佳句雪中看:意指在雪天中阅读这首诗作,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和意境。
  • 注释:反映了诗人在庐山游览时的心境变化,从世俗的烦忧中解脱出来,享受诗歌带来的精神愉悦。
  • 赏析:这一联通过表达诗人在庐山游览时的感受,展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