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夏蕊已飘零,秀出秋芳一朵倾。
禀赋定应全得土,遮围须合尽雕琼。
鹄衣照水匀颜色,仙袂无尘莫壮名。
应笑菊花妍意少,篱边冷落伴渊明。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他的作品常常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见长,被誉为“诗鬼”。他的诗歌风格独特,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充满了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春花夏蕊已飘零,秀出秋芳一朵倾。
- “春花夏蕊”:春天的花朵,夏天的嫩芽,都已凋零;”秀出秋芳”:秋天的花朵,虽然已经凋敝,但仍有其独特的魅力。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短暂生命的感慨,同时也赞美了秋天的独特韵味。
- 禀赋定应全得土,遮围须合尽雕琼。
- “禀赋”:天赋,本性;”雕琼”:精美的玉石雕刻,常用来形容事物精致、完美。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认为美好的事物应该得到充分的欣赏和保护,就像美丽的玉石应该被精心雕刻一样。
- 鹄衣照水匀颜色,仙袂无尘莫壮名。
- “鹄衣”:古代官员的衣服,这里比喻高尚的品质;”仙袂”:仙女的衣袖,这里比喻美好的品质。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质和美好品质的赞美,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过于追求名利,而忽视了内在的修养。
- 应笑菊花妍意少,篱边冷落伴渊明。
- “菊花”:这里的菊花可能指的是陶渊明(陶潜),他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表达作者情感的作品。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四季的变化和自然的美好。通过对春花的凋零、秋芳的盛开、高尚品质的追求以及田园生活的向往等方面的描绘,诗人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思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