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思易子闻前戒,务学求师是至言。
岂有车鱼延上客,欲将诗礼示诸孙。
青衿散后人千里,黄菊开时酒一尊。
壮岁雄图当自勉,未应长啸入苏门。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最后附上赏析。
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的内容:
伤思易子闻前戒,务学求师是至言。
岂有车鱼延上客,欲将诗礼示诸孙。
青衿散后人千里,黄菊开时酒一尊。
壮岁雄图当自勉,未应长啸入苏门。
下面是逐句释义:
- 伤思易子闻前戒,务学求师是至言。
- “伤思”意味着思念,这里可能指的是对离别或失去某种重要事物(如亲人、朋友)的哀愁。
- “易子”可能是指频繁更换儿子,或者比喻变化无常。
- “闻前戒”可能是指听了之前的经历或教训,这里可能是在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 “务学求师”意味着专心学习,寻求老师的指导,强调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
- 岂有车鱼延上客,欲将诗礼示诸孙。
- “岂有车鱼”可能是指不可能的事情,即不可能用车接鱼来招待客人。
- “延上客”可能是指在宴会上招待客人,或者邀请客人到家中做客。
- “诗礼”可能是指儒家的经典和礼仪,这里可能是指想要通过诗礼来教育子孙后代。
- 青衿散后人千里,黄菊开时酒一尊。
- “青衿”通常指的是穿着青色衣服的学生,这里可能是指送别的人。
- “散人千里”可能是指送别的人离开了很远的距离。
- “黄菊开时”可能是指菊花盛开的季节,这里可能是指秋天。
- “酒一尊”可能是指一杯酒,或者指一次聚会。
- 壮岁雄图当自勉,未应长啸入苏门。
- “壮岁雄图”可能是指年轻时的雄心壮志。
- “当自勉”可能是指应该努力自强。
- “长啸入苏门”可能是指大声呼喊,表示自己的决心和志向。
- “苏门”可能是指苏轼的门下,或者指一个地方,这里可能是指一个可以追求学问的地方。
以下是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李秀才赴省试的祝福和期望。首联“伤思易子闻前戒,务学求师是至言”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鼓励,提醒他珍惜时间,努力学习。颔联“岂有车鱼延上客,欲将诗礼示诸孙”则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希望他能将所学知识和礼仪传授给子孙。颈联“青衿散后人千里,黄菊开时酒一尊”描绘了送别的场景,以及与友人重逢时的美好时光。尾联“壮岁雄图当自勉,未应长啸入苏门”则是对友人的期望,希望他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不断进取,实现自己的理想。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