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嘉誉冠诸生,白首青衫仅有成。
千里辛勤州县职,一觞凄惨里闾情。
家临颍水花催发,柳绕长堤絮扑行。
寸禄折腰何必去,道存心在即渊明。

【注释】:

  1. 送辛十七作尉盐城:送别辛七,他要去当盐城的县令。
  2. 少年:年轻的时候。嘉誉冠诸生:年轻时的名誉在众多读书人中最为显赫。冠,超过;诸生,指儒生,即读书人。
  3. 白首青衫:年纪大了,还是一身青布衣裳。成,成就。
  4. 千里:一千里,形容距离远。辛勤:勤劳辛苦,形容辛七任盐城知县,为官清廉,勤政爱民。
  5. 里巷情:邻里乡亲之间的情感。凄惨:悲伤凄凉;哀伤。
  6. 家临颍水:家乡靠近颍水,颍水是一条流经河南、安徽两省的大河。花催发:花开得旺盛而迅速。
  7. 柳绕长堤:柳树围绕长长的堤坝。絮扑行:柳絮随风飘飞。
  8. 寸禄折腰何必去:既然已经身居高位(指地方长官),就不必再像陶渊明那样辞官归隐了(“折腰”比喻辞官)。
  9. 道存心在即渊明:保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就是像陶渊明一样清高廉洁的志士。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送别友人为由,抒发了对友人的深厚友谊和对其未来前程的美好祝愿。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友谊,同时也表现了诗人自己的理想与信念。
    首联“少年嘉誉冠诸生,白首青衫仅有成”,诗人回忆了自己的少年时期。那时他在读书界就已经声名远扬,成为众多读书人中的佼佼者。然而岁月如梭,转眼间他已经年过半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保持着一身青布衣裳。这一对比更加凸显出诗人对自己青春年华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明了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原则。
    颔联“千里辛勤州县职,一觞凄惨里闾情”,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为官期间的艰辛与付出。他远离家乡,来到千里之外的一个县城担任县令,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然而他从不抱怨,始终坚持为民服务的宗旨,深受百姓的爱戴和尊敬。
    颈联“家临颍水花催发,柳绕长堤絮扑行”,描绘了诗人家乡的自然景色。颍水河畔的花儿开得正盛,仿佛在催促着他回家的步伐。长堤上的柳树枝叶婆娑,絮花飘飘洒洒地落在行人的身上。这些美景不仅为诗人带来了愉悦的心情,也为他的未来增添了美好的期待。
    尾联“寸禄折腰何必去,道存心在即渊明”,是对友人的劝诫和祝福。诗人认为,身为地方官员就应该坚守自己的职责和信仰,即使身处高位也不能轻易动摇。而像陶渊明那样清高廉洁的志士才是真正的君子,他们能够保持自己的道德操守和人格魅力。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的高尚品质和坚定信念,同时也传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