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夙慕冥鸿举,晚节终随倦鸟回。
物外忘情常隐几,酒中得趣亦衔杯。
每因误曲烦周顾,几废言诗每鼎来。
九十年龄随化尽,所嗟不尽是君才。
王微之龙图挽辞二首其二高情夙慕冥鸿举,晚节终随倦鸟回。
物外忘情常隐几,酒中得趣亦衔杯。
每因误曲烦周顾,几废言诗每鼎来。
九十年龄随化尽,所嗟不尽是君才。
译文注释
- 高情夙慕冥鸿举:高尚的情怀从小就有仰望飞翔的鸿鹄之志。
- 晚节终随倦鸟回:晚年的心境也随着倦鸟回归平静的生活。
- 物外忘情常隐几:在物外的世界里忘却了所有的情感,常常静静地坐在椅子上。
- 酒中得趣亦衔杯:在饮酒中找到乐趣,也会因此快乐地举起酒杯。
- 每因误曲烦周顾:每当因音乐中的差错而烦恼时,总是需要别人的照顾和关心。
- 几废言诗每鼎来:多次因为无法吟诗而感到沮丧,因为无法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 九十年龄随化尽:九十岁的年纪已经随风逝去,生命的终结是无法避免的自然规律。
- 所嗟不尽是君才:感叹的是尽管才华横溢,但终究难以逃脱岁月的流逝,生命的结局是不可逆转的宿命。
赏析
-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无常、岁月无情的认识和感慨。通过描绘自己年轻时的高远志向以及晚年的归隐生活,诗人传达出一种对生命历程的思考与感悟。
- 在诗中,“高情夙慕冥鸿举”与“晚节终随倦鸟回”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表达了诗人早年的理想与抱负,后者则反映了晚年的现实与选择。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诗人一生的变迁,也揭示了生命过程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与和解。
- “物外忘情常隐几,酒中得趣亦衔杯”描绘了诗人在物欲之外寻求心灵的慰藉,通过饮酒来寻找生活中的乐趣和满足感。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最后一句“九十年龄随化尽,所嗟不尽是君才”,则是诗人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与评价。尽管年事已高,生命的终结是不可避免的,但诗人仍然感叹其才华横溢,却无法逃脱时间的流逝。这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也是对生命价值的深刻反思。
- 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的抒发,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时间和情感的深刻理解和领悟。它不仅是一首抒情诗,更是一首具有哲理深度的作品,能够引人深思,给人以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