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为爱此香浓,仰面常迎落架风。
每至春归有遗恨,典刑犹在酒杯中。
酴醾
平生为爱此香浓,仰面
平生为爱此香浓,仰面常迎落架风。
每至春归有遗恨,典刑犹在酒杯中。
酴醾
平生为爱此香浓,仰面
【注释】 出郊:离开城市到城外。 古意:古诗的意境。 马:马,这里指骏马。 长林:高大的树林。 荒沟:荒芜的沟渠。 秋实:秋收的果实。 荒:荒废的。 场:打谷场。 余穗:剩下的谷物。 雀鴳:鸟名,一种雀形鸟类。 鸿鹄:天鹅,大雁一类的鸟;比喻志向远大的士人。 肃肃:形容声音高亢、整齐的样子。 时序:四时的顺序。 曾:不曾。 不谋:不考虑。 趋利:追求利益。 小人:地位低下,没有德行的人。 急
巢由已久隐,风迹旷不嗣。 长啸箕颍间,悲风肃然至。 传闻龙山下,茅屋架三四。 中有隐者栖,读书乐仁义。 饱观人事变,深钩易象秘。 耕田给衣食,乡里沾赈遗。 呦呦山鹿群,摩抚驯不畏。 乃知至仁心,足以通异类。 声名自驰击,我心晏无累。 寤寐想斯人,安得同所致。 注释: 1. 巢由已久隐:巢、由都是古代的隐士,这里指的是他们长久地隐居在山林之中。 2. 风迹旷不嗣:风迹,指风雅的品格和行为;嗣
五月阴盛暑不效,飞云日夕起嵩少。 回风飒飒吹暮寒,翠竹黄蕉雨声闹。 北轩孤坐默有念,人生会合那可料。 吾与子美比里闾,是月秋近足霖潦。 吾徒无事数相过,日策疲马度深淖。 升君之堂伏君几,果饵罗列亦稍稍。 开樽得酒味已酢,辅以谐谑聊可嚼。 长歌激烈或孤起,大论纷纭特一噪。 飒然夜气变凄栗,连披短褐曳颠倒。 且欣主人同气类,安问邻家厌呼笑。 而今相望各千里,局促有如鱼在罩。 人生此乐不易得
诗句原文: 两君旷度皆吾党,红烛迎舟尽醉还。 译文: 两位君子的志趣都与我相同,红烛照耀的船儿载着我们畅饮至尽兴而归。 注释: 1. “两君”:指的是两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或者伙伴。 2. “旷度皆吾党”:形容两位朋友的志趣高远,他们的思想境界与自己一样高尚。 3. “红烛迎舟”:描绘了一幅温馨而富有诗意的场景,红烛象征着温暖和光明,迎舟则意味着迎接友人归来。 4. “尽醉还”
和圣俞饮廷老家晚又饮原甫家 人生天地间,常为外物驱。 自非无心者,不能忘所趋。 所趋既若一,莫如饮酒娱。 饮酒既复醉,万事皆分铢。 醉心兀无思,安问贤与愚。 醉目浩无睹,安识嫱与嫫。 是非两弃绝,幸免祸患俱。 况吾二三友,襟抱达者徒。 所营既同方,所处又比闾。 惟吾廷老生,宛在城北隅。 北隅虽云远,跨马亦须臾。 季冬阴气凝,风力利石砮。 从今雪花落,径往不待呼。 注释:人生于天地之间
【注释】 ①“和孙廷平”句:和,这里指作者自作。孙廷平,即孙庭,字廷平,唐代诗人。嵩山,在今河南省登封县。②“天外峰”二句:孤峰,高耸入云的山峰。望不极,看不到尽头。却视,回头看,指从山上往下看。天形,天空的形状。低,低垂。③“天高岂可逾”句:天高,指高空。云蒙之,云遮蔽了。④何时,什么时候。一扫去,一下子扫除。高下皎不疑,上下的云层洁白明亮,没有疑点。 【赏析】 此诗写嵩山之巅云雾缭绕
弱岁时我就病了,关着门在园子里休息。 整天无所事事,只有读书消磨时光。 得到花就亲手种,生草时也经常锄。 最喜爱修竹的姿态,拔节生长青玉般高。 每年添栽竹子,翠色满窗疏落如画。 起坐于堂内,乐此不疲心无旁骛。 偶尔从吏役中来,与他们打交道,日子一天天过去。 出门后看见什么,只见纷扰尘世间的车辆。 平素怀抱被埋没,心中遗憾难以抒发。 还念及仕途之微禄,想回去又迟疑不决。 高贤侍立在朝廷
注释: 其三 剡溪柔弱难争强,紫岩紧实为最长。 译文: 其三 在剡溪边,水草柔嫩难以与其它植物争夺生长的优势,紫岩山的岩石坚硬厚实且长度最长。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的诗作。首句“剡溪柔弱难争强”形象地描绘出剡溪边的水草柔嫩、纤细的特点,难以与周围的植物竞争。次句“紫岩紧实为最长”,则以紫岩山为例,突出了它的岩石坚硬厚实,且长势最为壮观。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
【注释】1.西风:指秋风,即“西风客”。2.落日:傍晚时分太阳落下的景象。3.孤城:指一座孤独的城池,这里指诗人所在的城市。4.行客:旅行的人。 【赏析】本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首句点明地点和时间,第二句通过“一笛”写出了诗人的心境,第三句描绘出一幅画面:满帆的船在江面上行驶,而诗人背对孤城独自吹奏着曲子。最后两句以“孤城”为题,表达了诗人孤独的心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共八句,内容主要是描述诗人对季夏南堂的怀旧之情以及对其友人苏东坡的怀念。 诗句和译文: 1. 积雨漂暑馀,凉风作秋先。 - 这句诗描绘了夏天过后的景象,雨水冲刷着炎热,凉爽的风带来了秋天的气息。 2. 南堂草木深,蝉蜩嘒篱掾。 - 南堂里草木茂盛,蝉鸣声声入耳,显得格外凄凉。 3. 感此时节流,坐伤人事变。 - 诗人因季节的变化而感到伤感
注释:照禅师(禅师)一直想见你,可直到你来到这里,我已经游历了其他地方。于是,我在这里题写了这首诗。 高僧寂寞空尘坐,古寺悲凉足野风。 注解:高僧孤独、寂寞地坐在寺庙里,古寺显得冷清、凄凉,仿佛只有风吹过。 道在岂须烦目击,亭前双柏自葱葱。 注解:修行之道并不需要通过眼睛来观察,而是应该自己去领悟。而那两座双柏树,自然生长,郁郁葱葱,正是修行的见证。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高僧的敬仰之情的表达
【注释】 寄:写给。大觉禅师:即佛性禅师,唐代高僧。 金山:今江苏镇江金山寺。最上方:指最高层。 江云飘槛海风凉:江面白云缭绕着栏杆,海风带来阵阵凉意。 东南守:东南地区长官的官职。 尘衣:僧人所穿袈裟,这里指袈裟上的灰尘。 道场:佛教徒修行讲经说法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赠诗,写诗人向一位禅师表达自己的向往和仰慕之情。 第一、二句是说:你住在金山寺的最顶层,江面上白云缭绕,海风带着凉爽
【释义】 去年我们一同骑马出天波门,一起欣赏晴好的天气,心情十分舒畅。又喜欢和游伴们在一起,度过了许多岁月,西城宫的树木已经绿得郁郁葱葱了。 【赏析】 此诗是诗人与同僚、好友同游西湖时所作。首句点明地点“天波门”,交代出游的时间“早出”。第二句写出游的感受。“连骑”指同车并驾,即结伴同行。“共爱”即“共欣”,“晴旸景气和”,是说晴朗的天气,和暖的气候使人感到心旷神怡。第三句写游历的情况
【注释】 范彝叟:范成大,字彝叟,号石湖居士。时正叔自洛中过访:程正叔,即程珌,范成大的朋友,曾于乾道三年(1167年)从洛阳赴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范成大时任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与程珌是同僚,故称之“过访”。绿尊红芰,指酒器。樽:通“樽”,酒杯。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之作。范成大、程珌二人都是宋代著名的文人。范成大曾任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与诗人有较多的交往
【注释】 ①河阳:指洛阳附近地区。 ②拥节:执持符节,即担任官职。 ③少留:暂留。 ④碧嵩:指河南嵩山。清颍:指河南颍水。 【赏析】 《和述古河阳感怀之作》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为友人在河阳(今河南省孟县西)任上而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注释: 落落明珠骇暗投:比喻自己虽然有才能,却不被重用。落落,指才华出众的样子。明珠,比喻才能出众的人。骇,使惊惧。暗投,暗中被弃用。 知君所得在无求:知道你之所以得到重用,并不是因为你追求什么。知君,了解你。 直须言下通非句:只要在说话之间表达出你的高见,就能让那些自认为高明的人感到惭愧。直须,只要。 识取澄潭皎洁秋:要识别出像秋天一样澄净的清澈。识取,理解。澄潭,像镜子一样的水潭。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