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竿头进步人,随缘偶物莫非真。
君看日用如何讨,即此空身是法身。
【注释】:
奉和君俞以子华古德颂见示:奉承君俞的《子华古德颂》,用古德颂的形式进行回复。百尺竿头进步人,随缘偶物莫非真: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是修行人的修为;万物都是因缘而生,没有不是真实的。
君看日用如何讨:您看日常的生活中怎么对待呢?即此空身是法身:这就是空身就是佛法身。
赏析:
这首诗是对君俞《子华古德颂》的回应。诗中以修行人的视角,阐述了修行的道理。第一句说,修行人在修行的道路上,应当不断地向前进步,不断超越自己的极限。第二句说,万事万物都是由因缘而生,没有不是真实的。这是对佛法的一种理解,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因缘而生,没有绝对的善与恶。
第三句说,修行人应当如何看待日常生活?这里提出了一个观点,那就是修行人应当在生活中实践佛法,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佛法。第四句说,修行人本身就是佛法,因为修行本身就是一种修行。
整首诗以修行人的口吻,阐述了修行的道理,表达了修行人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修行人对于佛法的理解,认为佛法就是生活中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