霏微池上来,萧散竹间度。
稍远树头花,颇沉波面絮。
狂收游骑迹,喜动田翁语。
对酒岂不佳,幽寂自成趣。

【注释】

  1. 霏微:细密。
  2. 萧散:形容竹叶疏落不聚,飘摇不定的样子。
  3. 稍远:指远处的山头和花树。
  4. 颇沉:很沉重。
  5. 狂收:急收。游骑迹:指游骑留下的踪迹。
  6. 喜动:喜悦地说。田翁语:指农夫们的谈话声。
  7. 对酒:喝酒,指饮酒作乐。
  8. 幽寂:幽静、寂静。自成趣:自得其乐。

【赏析】
这是诗人董家园在雨中观景时写下的一首即兴诗。诗人以清丽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雨中的自然风光图,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雨中景物的静美和生机。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首句“霏微池上来,萧散竹间度”,诗人以轻描淡写的手法描绘了雨中的景象。霏微,形容雨丝细而密,如同轻纱一样飘洒在水面上;池上来则是指雨滴落在池塘里,发出细微的响声。这句诗通过形象的语言,为读者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雨景。

“稍远树头花,颇沉波面絮”,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雨中树木和花朵的状态。稍远处,可以看到树上的花枝摇曳生姿,仿佛在雨中跳舞;波面上的柳絮被雨水打湿,显得沉重而缓慢地飘荡。这句诗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雨中景物的生动和丰富。

诗人又写道:“狂收游骑迹,喜动田翁语。”这句诗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游骑迅速离去的场景,以及农夫们听到游骑离去后的喜悦之情。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游骑的快速离去与农夫们的喜悦情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最后一句:“对酒岂不佳,幽寂自成趣。”诗人以感慨的口吻结束了全诗。在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幽静而自在的生活状态的喜爱和向往。他认为,在这种幽静的环境中,自己能够更好地品味生活,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真谛。

整首诗虽然只有四句,但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它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成功地展现了雨中景物的美丽和生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