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不能和,朔雪屡成晦。
置酒高亭上,豁与清景对。
霏微远林表,萧散平湖内。
稍急征雁群,偏凌舞姝态。
为藩昧仁术,抚事增永慨。
闾阎半无褐,畎亩方兴耒。
幸祈阴沴消,庶卒丰年赉。

【注释】

东风不能和:春风无法吹开冰雪。

朔雪屡成晦:北方的雪屡次下了又下,天暗下来。

置酒高亭上:在高处设置酒席。

霏微:细雾飘洒的样子。

萧散:指风吹树木枝叶摇落的样子。平湖内:湖水表面平静如镜。

稍急征雁群:飞鸟逐渐加快了飞翔的速度。

偏凌:特别凌厉地冲向。舞姝态:舞动的姿态美丽迷人。

藩:封建统治。昧仁术:缺乏施政才能。

为藩昧仁术,抚事增永慨:治理一方却缺乏施政才能,处理事情更增加了无穷的感慨。

闾阎(lǘyán)半无褐:百姓家中有一半没有粗布衣服。闾阎:古代指城市里居民聚居之处。

畎亩(quǎn mǔ):田间。方兴耒:正在开始耕作。

幸祈阴沴消、庶卒丰年赉(lǐ):希望祈求阴雨停止,以使庄稼得以丰收;或许能够免除灾荒,让老百姓得到好处。

【赏析】

《置酒湖光亭示幕中诸君》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作于元和九年(814年)春。当时作者任江州司马,与幕僚们游历庐山,登高望远,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

首联“东风不能和,朔雪屡成晦”,描写了冬日里风雪交加的景象。东风不能和煦,寒风凛冽,大雪纷飞,天空一片昏暗,大地一片肃穆。这两句描绘了冬日里的严寒天气,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颔联“置酒高亭上,豁与清景对”,诗人在高高的亭子上置办酒席,欣赏着眼前的美景。这里的“高亭”指的是庐山的某个亭子,诗人在这里设宴邀请幕僚们一起赏景。诗人通过这一动作,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颈联“霏微远林表,萧散平湖内”,诗人继续描绘眼前的景色。细雾飘洒在远处的树林之间,湖面平静如镜,倒映着周围的景物。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氛围,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末联“稍急征雁群,偏凌舞姝态”,描述了空中飞鸟的情况。一群大雁渐渐加快了飞翔速度,显得格外矫健有力。诗人特意提到大雁的舞姿优美迷人,这或许是在赞美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或许是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波动。尾联“为藩昧仁术,抚事增永慨”,则抒发了诗人的政治感慨。治理一方却缺乏施政才能,处理事情更增加了无穷的感慨。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政治生涯的无奈和失望。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同时,诗人也在诗歌中流露出了自己的政治感慨和个人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