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命斯顺受,务德其勉修。
诚己有要道,兹外非所求。
使君名是庵,可谓善自谋。
端居若无营,志业日以休。
心端物自正,化行速如邮。
野辟岁有获,庭虚讼无留。
民俗兴礼让,闾阎息奸偷。
可以报上恩,可以嗣先猷。
倘异于此道,则为是庵羞。

寄题黄州德厚庵

达命斯顺受,务德其勉修。

诚己有要道,兹外非所求。

使君名是庵,可谓善自谋。

端居若无营,志业日以休。

心端物自正,化行速如邮。

野辟岁有获,庭虚讼无留。

民俗兴礼让,闾阎息奸偷。

可以报上恩,可以嗣先猷。

倘异于此道,则为是庵羞。

注释:

  • 达命:顺应命运。
  • 斯:这。
  • 务德:致力于道德修养。
  • 诚己:真诚地对待自己。
  • 要道:关键的道理。
  • 兹外:其他事物或方面。
  • 使君:地方长官,指太守。
  • 善:善于。
  • 端居:端正地生活。
  • 无:不,没有。
  • 休:美好,愉快。
  • 心端:内心端正。
  • 物自正:事物自然归正。
  • 化行:教化施行。
  • 邮:通,通行。
  • 野辟:田野开辟。
  • 庭虚:庭院空旷。
  • 讼无留:诉讼案件减少。
  • 民俗:民间风俗。
  • 兴:提倡,倡导。
  • 闾阎:里巷门坊,泛指平民百姓。
  • 息:消除。
  • 报:回报,报答。
  • 嗣:继承,效仿。
  • 傥:倘若,如果。
  • 此道:这里的道理,这里的修行之法。
  • 为:成为,变成。
  • 羞:惭愧,羞耻。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黄州德厚庵的诗。诗人通过对德厚庵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修行之道的理解和追求。他认为,顺应命运、注重道德修养、真诚对待他人、端正自身行为、教化施行、田野开垦、诉讼减少、民间风俗提倡、平民百姓得到好处、能够回报国家、能够效仿前人的行为,这些都是修行之道的关键要素。而如果违背了这些原则,那么这个庵就是不值得称道的。这首诗语言简练,内涵丰富,既描绘了德厚庵的风貌,又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之道的理解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