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对丹墀眼尚生,金茎晓露逼人清。
非关董相三篇切,自是重华四目明。
勇似风摧山岳势,罢如雷卷海波声。
曾叨应奉宫门外,老去空惊岁籥更。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王给事殿试唱名后所创作的次韵诗。诗人以丹墀(宫廷台阶)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王给事在殿试中的表现力和影响力。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王给事的敬仰之情。
首句“已对丹墀眼尚生”,意思是说,王给事已经站在了丹墀之上,他的眼睛里仍然充满了好奇和期待。这里的“丹墀”指的是宫廷的台阶,象征着权力和地位。而“眼尚生”则表达了一种新鲜感和未知感。
第二句“金茎晓露逼人清”,描述了清晨时分,阳光照在金黄色的柱子上,使得整个宫殿都显得更加明亮和清新。这里的“金茎”指的是皇宫中的金色柱子,象征着尊贵和辉煌。而“晓露逼人清”则表达了早晨的露水晶莹剔透,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第三句“非关董相三篇切,自是重华四目明”,诗人在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王给事比作古代的贤明君主舜帝,说他的智慧和见识超越了常人。这里的“董相”指的是古代的宰相,而“重华”则是舜帝的名字。诗人通过这种比喻,表达了对王给事的赞赏和钦佩之情。
第四句“勇似风摧山岳势,罢如雷卷海波声”,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王给事的勇气比作狂风暴雨,将他的力量比作大海的波涛。这里的“风摧山岳势”和“雷卷海波声”都是形容王给事气势磅礴、威猛无比的形象。
第五句“曾叨应奉宫门外,老去空惊岁籥更”,诗人在这里回顾了自己曾经担任官职的经历,感叹岁月无情,年华老去。这里的“应奉”指的是皇帝身边的重要职务,而“岁籥更”则是指时间的流逝和更替。诗人通过这种表达,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无奈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王给事在殿试中的表现进行描绘和赞美,表达了对王给事的敬仰和钦佩之情。同时,诗歌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王给事的气质和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