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身惟朽壤,得意只繁阴。
浪自声凄急,人谁听汝音。
注释:蝉以朽土为身,只图树荫下的享乐。它发出的声音凄急而悲伤,又有谁愿意倾听呢?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只蝉的生活状态,通过对其生存环境的描写以及其自身特性的反映,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悟。
资身惟朽壤,得意只繁阴。
浪自声凄急,人谁听汝音。
注释:蝉以朽土为身,只图树荫下的享乐。它发出的声音凄急而悲伤,又有谁愿意倾听呢?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只蝉的生活状态,通过对其生存环境的描写以及其自身特性的反映,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悟。
题湖南清绝图 故人来从天柱峰,手提石廪与祝融。 两山坡陀几百里,安得置之行李中。 下有潇湘水清泻,平沙侧岸摇丹枫。 渔舟已入浦溆宿,客帆日暮犹争风。 我方骑马大梁下,怪此物象不与常时同。 故人谓我乃绢素,粉墨妙手烦良工。 都将湖南万古愁,与我顷刻开心胸。 诗成画往默惆怅,老眼复厌京尘红。 注释: - 故人来从天柱峰:故人(老朋友)从天柱山(位于湖南省)走来。 - 手提石廪与祝融:石廪
诗句释义: 樵夫的柴杖在初春时节,并没有主人,鸡豚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译文: 在早春时节,樵夫的柴杖并没有主人,而是自由自在地行走。而那些鸡和猪也各奔东西,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家园。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驹的作品。韩驹(1080~1135)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诗派诗人,诗论家。韩驹字子苍,号陵阳先生,江西南丰人。他的诗风格清新、明快,具有一种独特的韵味。他的创作涉及许多方面,包括山水田园
止应独有江山秀, 合自都无廊庙心。 注释与译文: - 诗句:止应独有江山秀,合自都无廊庙心。 - 注释:独自拥有美丽的江山景色;国家治理(的)中心(或曰官府所在地)没有宏伟壮丽的建筑。 - 译文:只有自己独有的美丽江山;国家治理的中心却没有雄伟的建筑。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国家治理中心缺乏宏伟建筑的遗憾。通过对比自然之美和国家治理中心的建筑
译文:孤舟晚飏,湖光里,衰草斜阳,无恨意。 注释:孤舟(一说是小舟)、晚飏(飘扬)、湖光(指湖水),都是诗人所见之景;衰草、斜阳,都写出了夕阳下景色的萧条凄凉,也衬托出了游子的孤寂落寞;“无恨意”,是说心中没有怨恨之意。 赏析:此诗首句写诗人乘船在湖面上荡漾的情景,次句则写夕阳西沉,晚风拂过,湖上飘动着孤舟。后三句写湖上景色,以及诗人由此而产生的感觉。全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凄清、悲凉
【注释】 暗:昏暗,不明亮。苔:苔藓。冶:鲜艳。家:指园林中的庭院。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雨天到林外散步,看到庭院中苔藓鲜亮而显得格外的幽静,从而产生的一种心境。 “雨暗阶前路”是第一句,写诗人在林外漫步时,天色阴暗,看不清前面的小路,只好摸索着前进。这里,诗人没有写自己的心情和感受,而是把视线转向了周围的环境。 “苔冶林外家”是第二句。这里的“家”,不是诗人自己的家
【注释】 幽兰不可见,罗生杂榛菅:指幽兰花虽香美却隐没在杂草丛中。罗生:草木丛生貌,比喻幽兰生长的环境。 微风一披拂,馀香被空山:微风轻轻地吹过,幽兰的香气弥漫了整个山林。 凡卉与春竞,念尔意独闲:各种花卉争奇斗艳,争相与春天比美,而你独自保持着自己的清雅。 弱质虽自保,孤芳谅难攀:你的花朵柔弱,虽然能自我保护,但很难再向上生长,成为众花中的佼佼者。 高标如湘累,岁晚投澄湾
解析: 1. 诗句释义: - 问君游梁今几岁: 这句话询问对方在梁地(即现在的四川省部分地区)已经居住了多久。"游梁"可能指的是在四川地区的生活,而"几年"则表达了对时间长短的提问。 - 归去聊为羡于计: 返回后可能会因为某种计划或期待而感到羡慕。这里的"聊为羡"表示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而"计"可能是指未来某个具体的计划或者目标。 - 入门四壁妻子空: 进入家门时发现四周都是空荡荡的
注释:八月的人间大地,秋光明媚,景色宜人;在芙蓉溪上沐浴着春光,享受着酣畅淋漓的快乐。 赏析:诗中的“人间”、“秋光”、“酣酣”等词语,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同时,“芙蓉溪上春酣酣”,又让人感受到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生活状态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句释义】洪府:洪州,即今江西南昌。西山:指南昌城西的西山。最景奇:“最为壮观”的意思。 【译文】 洪州的西山景色最为壮观,让人难以忘怀。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洪州西山美景的赞美之情。通过“其二十”一词,可以推测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每行五个字,共四句。整首诗通过对洪州西山美景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
注释翻译为:连绵的山峰横亘在前方,如同伸出的手臂一样,为我挡住了西南方向的蛮族。 赏析:此诗描写的是唐代边疆的壮丽景象,诗人以雄浑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壮美的山水画,表现了唐朝的疆域广阔,国力强大
【注释】 物微深可悯:物,指蚊子。物微深,即蚊子很小又轻,容易被人们所忽视。深可悯,即值得怜悯。畏雨复兼风:畏,害怕;兼,兼有。怕下雨,又怕风。适见传呼宠,俄成扑地空:适,突然;俄成,立刻变成;扑,落;地,地面。忽然之间,它被人们呼来喝去,一会儿就不见了。 【赏析】 这首诗以“蚊”为题,写蚊子虽小却能叮人,令人厌恶,最后被人打死了。全诗用“物微”“畏雨”等词,突出了蚊子的渺小和人们的轻视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求学生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够准确概括出诗歌的主题思想及重要意象;然后要理解诗词内容、把握诗词的思想情感,这是基础部分的考查;接着分析诗词的表达技巧,包括诗人如何选材(用哪些意象来表达情感),如何谋篇布局(诗的结构),以及如何炼字炼句等;最后还要考虑诗词在表现手法方面的特点;最后再结合题目中的注解和注释来赏析。此题要求“逐句释义”
译文:躲避贼人的骚扰,在严阳山次停留蜀僧清雅韵。混乱离乱多探报,荒凉偏僻少知闻。白发像荒草一样,秋来不可耘。 注释:避贼:躲避盗贼的侵扰。严阳山次:地名,这里指严阳山中的临时住处。蜀僧清雅韵:即蜀僧清雅韵。 赏析: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乱世中生活的无奈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人们生活困苦,需要寻找安宁之所
【注释】: 孤光:指萤火虫的光。腐草:指枯草,这里比喻萤火虫发出的微弱的光芒。辞:离开。强拟:勉强地模仿。帖天飞:贴在天上飞行。中路:中途。霜风急:形容天气寒冷,风力强劲。还寻:返回。归:回到原处。 译文: 萤火虫发出微弱的光线,勉强地贴着天边飞舞。 在半路上突然遇到寒风,只好返回到枯草里去。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小诗。首句写萤火虫发出微弱的光,然后说它“强拟”贴天飞
注释: 1. 忆昔趋阊阖:回忆起过去(官场)时,总是争着去朝见皇宫。闾阖,宫门。 2. 朝鸡促晓声:天刚亮,公鸡就啼叫催人起床。 3. 何关蝇辈事:和苍蝇有什么关系?蝇辈,苍蝇一类。 4. 也复强飞鸣:还是强行飞鸣。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回忆自己年轻时为了追求仕途而早起苦读的情景。全诗通过对时间的描绘和对公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首两句“忆昔趋阊阖